成语拼音:qù wěi cún zhēn
成语解释:去:除掉。伪:虚假。除掉虚假的;留下真实的。
成语出处: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权衡在手,明镜当台,可以摧邪辅正,可以去伪存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连动式;作定语、宾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去偽存真
英文翻译:discard the false and retain the true
去:1.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去路。去向。从成都去重庆。他去了三天,还没回来。2.离开:去国。去世。去职。去留两便。3.失去;失掉:大势已去。4.除去;除掉:去病。去火。去皮。这句话去几个字就简洁了。5.距离:两地相去四十里。去今五十年。6.过去的(时间,多指过去的一年):去年。去秋(去年秋天)。去冬今春。7.婉辞,指人死:他不到四十岁就先去了。8.表示离开说话人所在地自行做某件事时用“去”,表示到说话人所在地参与某件事时用“来”。9.的“去”可以一前一后同时用,表示去了要做某件事:他去听报告去了。10.用在“大、多、远”等形容词后,表示“非常…”,“…极了”的意思(后面加“了”):这座楼可大了去了!。他到过的地方多了去了!⑿去声:平上去入。11.扮演(戏曲里的角色):在《断桥》中,他去白娘子。12.用在动词后,表示人或事物随动作离开原来的地方:拿去。捎去。13.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继续等:信步走去(=过去)。让他说去(=下去)。一眼看去(=上去)。
伪:1.有意做作掩盖本来面貌的;虚假(跟“真”相对):伪装。伪造。作伪。伪钞。去伪存真。2.不合法的;窃取政权、不为人民所拥护的:伪政权。伪军。伪组织。
存:1.存在;生存:残存。父母俱存。2.储存;保存:封存。存粮。3.蓄积;聚集:存食。新建的水库已经存满了水。4.储蓄:存款。存折。零存整取。把暂时不用的现款存在银行里。5.寄存:存车处。行李先存在这儿,回头再来取。6.保留:存疑。存而不论。去伪存真。7.结存;余留:库存。收支相抵,净存二百元。8.心里怀着(某种想法):存心。心存侥幸。不存任何顾虑。9.姓。
真:1.真实(跟“假、伪”相对):真心诚意。千真万确。去伪存真。这幅宋人的水墨画是真的。2.的确;实在:时间过得真快!。“人勤地不懒”这话真不假。3.清楚确实:字音咬得真。黑板上的字你看得真吗?4.指真书:真草隶篆。5.人的肖像;事物的形象:写真。传真。6.本性;本原:返璞归真。7.姓。
说到“去伪存真”,很多人觉得这是个“高大上”的词,但生活中处处能用到它。比如科学研究中,科学家们反复做实验排除干扰因素,就是为了从一堆数据里找到真正有用的规律。这时候有人会问:“为什么不能直接相信第一次实验结果?”答案很简单:偶然性会骗人。就像煮面条时水突然沸腾,可能是锅底的火苗不均匀,而不是面条真的有什么魔力。
另一个例子是网购时的用户评价。有人看到一条差评就吓得不敢下单,但聪明人会翻几十条评论,对比图片和文字描述,分辨哪些是真实反馈,哪些是恶意刷评。这背后其实有个核心问题:“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到底该信什么?”我的经验是,多问“为什么”,少信“绝对化”。比如看到“全网最低价”的广告,先查历史价格;听到“所有人都这么说”,先找反例验证。
工作中也藏着“去伪存真”的智慧。同事小王最近抱怨:“我每天加班却得不到晋升。”细问才发现,他所谓的“加班”其实是在无效重复劳动。这时候需要反问:“你是在解决问题,还是在表演努力?”我曾见过有人用彩色报表和复杂PPT包装空洞的内容,而真正有料的报告往往简洁直击要害。这让我想到:真实价值就像洋葱,剥掉层层表皮才能看到内核。
有人担心“去伪存真”会让人变得多疑,其实恰恰相反。去年有个创业团队拿着“颠覆行业”的方案找我咨询,我建议他们先做最小可行性产品测试。三个月后他们反馈:“虽然没一炮而红,但避免了烧掉500万研发费。”这里的关键在于:辨伪不是为了否定,而是为了更踏实地前进。就像淘金者筛掉沙砾,不是为了扔掉整条河,而是为了找到真正的黄金。
最后分享个观察:越是简单的事物,越需要“去伪存真”的功夫。老厨师常说“好汤靠食材不靠调料”,好老师坚持“真理解胜过死记硬背”。当我们在纷繁复杂中练就这双火眼金睛,就像给大脑装了防伪扫描仪——既能避开陷阱,又能抓住真正重要的东西。毕竟,真实可能不完美,但至少能让我们走得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