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uāng xǐ lín mén
成语解释:谓两年喜事一齐到来。
成语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27回:“你屋里恭喜了,大相公也喜了。一天生的,真正双喜临门。”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好事成双
繁体字形:雙喜臨門
英文翻译:two happy events come one after the other
双:1.属性词。两个(多为对称的,跟“单”相对):双翅。举双手赞成。男女双方。2.用于成对的东西:一双鞋。一双手。买双袜子。3.属性词。偶数的(二、四、六、八等,跟“单”相对):双数。双号。4.加倍的:双料。双份。5.姓。
喜:1.快乐;高兴:狂喜。喜出望外。笑在脸上,喜在心里。2.可庆贺的;可庆贺的事:喜事。贺喜。报喜。3.称怀孕为“有喜”。4.爱好:好大喜功。喜新厌旧。5.某种生物适宜于什么环境;某种东西适宜于配合什么东西:喜光植物。海带喜荤,最好跟肉一起炖。6.姓。
临:1.靠近;对着:临街。临河。背山临水。居高临下。如临大敌。2.来到;到达:光临。莅临。身临其境。双喜临门。3.临近;临到(某一行为发生的时间),含有将要、快要的意思:临睡。临毕业。这是我临离开北京的时候买的。4.照着字画模仿:临摹。临帖。临画。临得挺像。5.姓。
门:1.房屋、车船或用围墙、篱笆围起来的地方的出入口:前门。屋门。送货上门。2.装置在上述出入口,能开关的障碍物,多用木料或金属材料做成:铁门。栅栏门儿。两扇红漆大门。3.器物可以开关的部分:柜门儿。炉门儿。4.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门。闸门。球进门了。5.门径:窍门。打网球我也摸着点门儿了。6.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在指一般的家庭:张门王氏。长门长子。满门。双喜临门。7.宗教、学术思想上的派别:儒门。佛门。左道旁门。8.传统指称跟师傅有关的:拜门。同门。门徒。9.一般事物的分类:分门别类。五花八门。10.姓。
“双喜临门”到底该怎么用?举个例子:小王刚收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转头又听说自己参与的创业项目拿了奖。他笑得合不拢嘴:“这可真是双喜临门!”这样的场景里,成语既准确表达了双重喜悦,又让语言更生动。
有人会问:“两件好事必须同时发生吗?”其实不然。成语中的“临门”更强调短时间内接连发生的幸运事件。比如老张家的故事:女儿考进重点中学的第二天,他负责的社区改造方案也通过了审批。虽然间隔24小时,但街坊们依然道贺:“老张家这两天真是双喜临门!”
为什么这个成语经久不衰?或许因为它戳中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朴素期待。就像邻居李阿姨说的:“过日子就像开盲盒,能连着开出两个惊喜多难得啊!”现代社会节奏快,人们更渴望这样的“叠加幸福”。不过要注意的是,刻意追求“双喜”反而可能徒增压力,自然发生的喜悦才最珍贵。
在具体使用时,有个小技巧:优先选择关联性强的两件事。比如运动员夺冠后宣布订婚,比起中彩票和涨工资的组合,前者因事件间的逻辑联系更容易让人记住。这提醒我们:成语不仅是语言工具,更是生活智慧的结晶。
观察发现,当代年轻人正在赋予这个成语新内涵。有网友把成功减肥和找到理想工作并列称作“双喜临门”,还有人将治好慢性病和宠物康复相提并论。这些创新用法既保留了成语的核心意义,又让它更贴近现代生活场景。
最后想说,与其等待“双喜临门”,不如培养感知小确幸的能力。毕竟生活的馈赠往往藏在细节里,当我们学会为每个小进步喝彩,或许每天都能体验“喜事临门”的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