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tóng shēng gòng sǐ
成语解释:生死与共,形容情谊极深。
成语出处:《隋书·郑译传》:“郑译与朕同生共死,间关危难,兴言急此,何日忘之。”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生死与共
繁体字形:同生共死
英文翻译:live and die together
同:[tóng]1.相同;一样:同类。同岁。同工同酬。大同小异。条件不同。同是一双手,我为什么干不过他?2.跟…相同:同上。同前。“弍”同“二”。3.共同:一同。会同。陪同。4.一同;一齐(从事):同甘苦,共患难。我们俩同住一个宿舍。5.引进动作的对象,跟“跟”相同:有事同群众商量。6.引进比较的事物,跟“跟”相同:他同哥哥一样聪明。今年的气候同往年不一样。7.表示与某事有无联系,跟“跟”相同:他同这件事无关。8.表示替人做事,跟“给”相同:这封信我一直同你保存着。你别着急,我同你出个主意。9.表示联合关系,跟“和”相同:我同你一起去。10.姓。[tòng]见〖胡同〗。
生:1.生育;出生:胎生。卵生。生孩子。优生优育。生于北京。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活(跟“死”相对):舍生忘死。同生共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丧生。舍生取义。6.生平:一生一世。今生今世。7.具有生命力的;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发生:生病。生效。惹是生非。9.使柴、煤等燃烧:生火。生炉子。10.姓。11.果实没有成熟(跟“熟”相对,下12.—13.同):生柿子。这西瓜是生的。14.(食物)没有煮过或煮得不够的:夹生饭。生吃瓜果要洗净。15.没有进一步加工或炼过的:生石膏。生铁。16.生疏:生人。生字。认生。刚到这里,工作很生。17.生硬;勉强:生凑(勉强凑成)。生搬硬套。18.很(用在少数表示感情、感觉的词的前面):生怕。生恐。生疼。19.某些指人的名词后缀:医生。20.某些副词的后缀,如“好生、怎生”等。
共:[gòng]1.相同,一样:共性。共同。同甘共苦。2.彼此都具有、使用或承受:患难与共。休戚与共。3.一起,一齐:共鸣。共勉。共议。共处(chǔ)。4.总计,合计:共计。总共。5.与,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6.“共產党”的简称。[gōng]1.古同“恭”,恭敬。2.古同“供”,供奉,供给。
死:1.(生物)失去生命(跟“生、活”相对):死亡。死人。这棵树死了。死棋。死火山。2.不顾生命;拼死:死战。死守。3.至死,表示坚决:死不认输。死也不松手。4.表示达到极点:笑死人。高兴死了。死顽固。5.不可调和的:死敌。死对头。6.固定;死板;不活动:死脑筋。死心眼。死规矩。死水。开会的时间要定死。7.不能通过:死胡同。死路一条。把漏洞堵死。
“同生共死”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一起活,一起死”,但实际想表达什么?举个例子,老张和老王是战友,战场上老王受伤倒地,老张冒着炮火硬是把他背回营地,事后只说:“要活一起活,要死一起死。”这种过命的交情,背后藏着的其实是人与人之间最极致的信任和担当。
有人可能会问:现在和平年代,哪来那么多生死考验?其实换个场景就能理解。比如创业团队资金链断裂,创始人抵押房子给员工发工资,这种“要么一起翻身,要么一起认栽”的劲儿,不正是“同生共死”的现代版演绎?它不局限于字面意义的生死,而是升华成了共同承担风险的决心。
有趣的是,这种精神反而在动物界能找到参照。科学家发现,狼群捕猎时总留一只守在受伤同伴身边,哪怕冒着被猎人围剿的风险。这种本能般的互助行为,让人不禁思考:所谓“同生共死”,是否是人类对自然法则的某种传承与超越?
在我看来,这个成语最动人的地方在于它的“反功利性”。现代社会讲究效率至上,但总有些人会在利害关头选择“犯傻”——就像消防员冲进火场前互相检查氧气面罩的那个动作,没有算计,只有最朴素的共识:咱们得一起出来。这种超越利益考量的选择,恰恰照亮了人性中最温暖的光斑。
下次遇到有人为朋友两肋插刀,别急着说“不值得”。或许在他们眼里,有些情谊本就比计较得失更重要。毕竟,能找到一个愿意和你共渡绝境的人,本身已是生命馈赠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