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é mù xiāng chǔ
成语解释:睦:和好。邻国或邻居之间和平友好地相交往。
成语出处:左丘明《左传 成公六年》:“上下和睦,周旋不逆。”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谓语;用于人际关系
繁体字形:咊睦相處
英文翻译:live together in peace together
和:[hé]1.平和;和缓:温和。柔和。和颜悦色。2.和谐;和睦:和衷共济。弟兄不和。3.结束战争或争执:讲和。媾和。军阀之间一会儿打,一会儿和,弄得百姓不得安生。4.(下棋或赛球)不分胜负:和棋。和局。末了一盘和了。5.姓。6.连带:和盘托出。和衣而卧(不脱衣服睡觉)。7.引进相关或比较的对象:他和大家讲他过去的经历。柜台正和我一样高。8.表示联合;跟;与:工人和农民都是国家的主人。9.加法运算中,一个数加上另一个数所得的数,如6+4=10中,10是和。也叫和数。10.指日本:和服。[hè]1.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和寡。一唱百和。2.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和体裁做诗词:奉和一首。[huò]1.粉状或粒状物掺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使成较稀的东西:和药。藕粉里和点儿糖。2.用于洗东西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已经洗了三和。二和药。[huó]在粉状物中加液体搅拌或揉弄使有黏性:和面。和泥。和点儿水泥把窟窿堵上。[hú]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睦:1.和睦:睦邻。婆媳不睦。2.姓。
相:[xiāng]1.互相:相像。相识。相距太远。不相上下。2.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实不相瞒。好言相劝。3.姓。4.亲自观看(是不是合心意):相亲。相中。[xiàng]1.相貌;外貌:长相。聪明相。可怜相。狼狈相。2.物体的外观:月相。金相。3.坐、立等的姿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4.相位。5.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三相交流发电机有三个绕组,每个绕组叫做一相。6.相态。7.观察事物的外表,判断其优劣:相马。8.姓。9.辅助:吉人天相。10.宰相:丞相。11.某些国家的官名,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12.旧时指帮助主人接待宾客的人:傧相。
处:[chǔ]1.居住:穴居野处。2.跟别人一起生活;交往:处得来。处不来。他的脾气好,挺容易处。3.置身在(某地、某种情况等):地处闹市。处变不惊。设身处地。我们工厂正处在发展、完善的阶段。4.处置;办理:论处。处理。5.处罚:处治。惩处。处以徒刑。6.姓。[chù]1.地方:住处。心灵深处。大处着眼,小处着手。2.机关组织系统中按业务划分的单位(级别一般比局低,比科高),也指某些机关:科研处。总务处。办事处。联络处。
“和睦相处”这个主题看似简单,但要做到真正理解并不容易。比如成语“和而不同”,生活中常见这样的场景:小区广场舞音乐声太大,年轻人主动沟通商量调整音量,这就是“我们风格不同,但可以互相理解”。这时候有人会问:和睦相处就是要完全顺从他人吗?答案恰恰相反,和睦相处的精髓在于找到平衡点。
菜市场里老王和老张的摊位相邻二十年,用“和气生财”形容再合适不过。老王卖蔬菜总给老张留最新鲜的茼蒿,老张卖水产常帮老王照看摊位。当被问及秘诀,老张笑说:“计较那三毛五毛的,哪有一起赚钱痛快?”这告诉我们,和睦相处需要跳出零和博弈的思维定式。
最近社区组织义务巡逻队,李大妈和王叔这对老邻居自告奋勇搭档。他们用“守望相助”形容这种关系:“平时拌嘴归拌嘴,真遇到事儿还得靠街坊。”这种案例揭示,和睦相处不意味着没有分歧,而是建立在对共同利益的认知基础上。就像古人说的“求同存异”,差异本身也能成为互补的契机。
有个有趣的现象值得注意:新生代职场人更善于用“相安无事”处理同事关系。比如95后设计师小林,面对理念不合的产品经理时,会先完成分内工作再私下沟通。这种“保持适当距离的协作”反而提升了团队效率。这或许说明,新时代的和睦相处更强调边界感与专业精神的结合。
在观察社区改造项目时发现,原本对立的老住户和新业主,因为共同参与设计公共花园变得融洽。他们用“群策群力”形容这个过程:“图纸上画着每个人的小心思,最后出来的样子谁都不讨厌。”这个案例印证了我的观点:共同创造比单纯妥协更能促进深度理解。
现代社会人际关系越来越复杂,但“和睦相处”的本质始终未变。它既不是委曲求全的忍让,也不是非黑即白的对立,更像是不同颜色毛线编织成的温暖织物。当我们学会在坚持自我与体谅他人之间找到那个微妙的平衡点,生活的皱褶自然会被温柔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