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yī yā]
注音 ㄧ ㄧㄚ
繁体 咿哑
是否常用

咿啞的意思

词语解释

  1. 咿啞yī yā

    基本解释

    1.象声词。形容摩擦碰撞声。 2.象声词。鸣叫声。

    辞典解释

    咿哑  yī yǎ  ㄧ ㄧㄚˇ  

    状声词:(1)​ 形容小儿学语或低语声。宋.苏轼〈赵郎中往莒县逾月而归复以一壶遗之仍用前韵〉诗:「大儿踉蹡越门限,小儿咿哑语绣帐。」(2)​ 形容含糊不清的低吟声。《隋唐演义.第八九回》:「那时杨妃从睡梦中惊悸而寤,口里犹作咿哑之声。」(3)​ 形容物体滚动或摇动的声音。唐.韩偓〈南浦〉诗:「应是石城艇子来,两桨咿哑过花坞。」

网络解释

  1. 咿哑

    【词语】咿哑

    【拼音】yī yā

    通常形容小孩子才开始学说话的时候,比如:咿哑学语。

咿啞的单字解释

  • [yǎ]1.由於生理缺陷或疾病而不能說話;發音困難,聲音低沉而不圓潤。2.不說話;沒有聲音。3.指物體發出的聲音沉悶,不響聲。4.指舊體詩中聲韻低沉或韻腳多用冷僻字。5.謂色彩暗淡,不明亮。6.謂使色彩暗淡,不明亮。7.比喻隱晦難明。8.蒙騙。[yā]1.嘆詞。表示驚嘆。2.助詞。同“”。3.象聲詞。[è]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