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sì tǐ]
注音 ㄙˋ ㄊㄧˇ
繁体 四體
是否常用

四体的意思

词语解释

  1. 四体sì tǐ

    基本解释

    四体 sìtǐ

    (1) [limbs]∶指人的四肢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2) [four styles of the Chinese calligraphy]∶书法中指真、草、隶、篆四种字体

    辞典解释

    四体  sì tǐ  ㄙˋ ㄊㄧˇ  

    手足四肢。
    晋.陶渊明〈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诗:「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
    宋.苏轼〈教战守策〉:「步趋动作,使其四体狃于寒暑之变。」

    比喻兄弟或国君的辅佐大臣。
    《仪礼.丧服》:「父子首足也,夫妻牉合也,昆弟四体也 。」
    《左传.襄公三十年》:「且司马令尹之偏,而王之四体也。」

    古文、篆、隶、草四种书体。参见「四体书」条。

网络解释

  1. 四体

    四体,指人的四肢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四体的单字解释

  • 1.三加一后所得的数目。见〖数字〗。2.姓。3.我国民族音乐音阶上的一级,乐谱上用作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见〖工尺〗。
  • [tǐ]1.人、动物的全身: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2.身体的一部分:四体。五体投地。3.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体。主体。群体。4.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体。液体。体积。5.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骈体”、“旧体诗”)。字体。6.事物的格局、规矩:体系。体制。7.亲身经验、领悟:体知(亲自查知)。体味。身体力行(xíng)。8.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体谅。体贴。体恤。9.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tī]〔体己〕a.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b.亲近的,如“体己话”,亦作“梯己”。

【四体】的常见问题

  1. 1. 五情好恶,四体安危,世事苦乐,古犹今也,人犹我也。人人相犹,损一秋豪而利人,悉天下以奉天下人。列子 

  2. 2.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3. 3. 合则浑,离则散,一人而兼统四体者,其身全乎!

  4. 4. 四体妍媸,本无阙少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中。

  5. 5. 农村干部如果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那后果可就严重了。

  6. 6. 既然无信不立,那就是四体投地的货,那就是低等动物!

  7. 7. 新时期的学校,培养的学生不应是四体不勤,而应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新人。

  8. 8. 有耕耘,有收获。得天时,兼人和。一粒种,万颗粟。四体勤,五谷丰。芒种,愿你开心收获,快乐播种,收获人生最精彩的季节!

  9. 9. 我们新一代的青年绝不能做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

  10. 10. 一张一弛是正道,二者得兼刚柔济。三老四少多眷顾,四体百骸常舒展。五蕴皆空等闲过,六根清净病邪除。祝你开心常欢笑,下班心情妙妙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