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uí chēn zuò xǐ
成语解释:嗔:生气。由生气转为喜欢。
成语出处:《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那客人回嗔作喜,收拾了刀杖。”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连动式;作谓语;指转怒为喜
繁体字形:迴嗔作喜
英文翻译:turn from angry into happy mood
回:1.曲折环绕:回旋。巡回。迂回。回形针。峰回路转。2.从别处到原来的地方;还:回家。回乡。送回原处。3.掉转:回头。回过身来。4.答复;回报:回信。回敬。5.回禀。6.谢绝(邀请);退掉(预定的酒席等);辞去(伙计、佣工):送来的礼物都回了。7.指事情、动作的次数:来了一回。听过两回。那是另一回事。8.说书的一个段落,章回小说的一章:一百二十回抄本《红楼梦》。9.回族:回民。10.姓。11.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面,表示人或事物随动作从别处到原处:从邮局取回一个包裹。书报阅后,请放回原处。
嗔:1.怒;生气:嗔怒。似嗔非嗔。转嗔为喜。2.对人不满;生人家的气;怪罪:嗔怪。
作:[zuò]1.劳动;劳作:精耕细作。作息制度。2.起:振作。枪声大作。3.写作;作品:著作。佳作。4.假装:作态。装模作样。5.当作;作为:过期作废。6.进行某种活动:同不良倾向作斗争。自作自受。7.同“做”。[zuō]作坊:小器作。
喜:1.快乐;高兴:狂喜。喜出望外。笑在脸上,喜在心里。2.可庆贺的;可庆贺的事:喜事。贺喜。报喜。3.称怀孕为“有喜”。4.爱好:好大喜功。喜新厌旧。5.某种生物适宜于什么环境;某种东西适宜于配合什么东西:喜光植物。海带喜荤,最好跟肉一起炖。6.姓。
你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明明前一秒还在生气,转眼就被逗得笑出声?这种情绪的快速转换,正是成语"回嗔作喜"的生动写照。
比如办公室里的小张,早上因为方案被否正黑着脸,午休时看到同事模仿主管走路的姿势,突然噗嗤笑出声,边笑边说:"你这模仿得也太传神了吧!"这就是典型的回嗔作喜——怒气像被戳破的气球,瞬间转化成笑声。
有人可能会问:这种情绪转换真的健康吗?其实关键在于转换方式。就像暴雨后出现的彩虹,自然的情绪流动反而有益身心。王阿姨在市场买菜时,因为商贩缺斤短两正要发火,突然发现对方是自己儿子的小学老师,马上换上笑脸说:"李老师您早说啊,这菜就当送给孩子的"。这种基于人情世故的情绪调节,往往体现着生活的智慧。
为什么有人能快速转换情绪?观察发现,这类人通常具备两个特质:一是善于捕捉环境中的积极信号,就像黑暗中总能找到火柴的人;二是懂得给情绪"留余地",就像聪明的园丁会给花圃留出缓冲带。
在亲子关系中,这种能力尤其珍贵。记得有次带孩子逛商场,他非要买玩具遭拒后开始撒泼打滚。我蹲下来指着天花板说:"快看!那个监控摄像头像不像机器人的眼睛?"孩子瞬间止住眼泪,顺着我的手指望去,破涕为笑地问:"它会说话吗?"这种及时的情绪转向,往往比硬碰硬更有效。
现代人常说"情绪管理",其实回嗔作喜就是最生动的实践。它不是压抑情绪,而是像冲浪者驾驭海浪,顺着情绪的起伏找到平衡点。下次当负面情绪涌来时,不妨试着在心底留扇小窗,让新鲜空气有机会透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