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guó sè tiān xiāng
成语解释:原指牡丹花色香俱佳;后又指女子容貌出众。
成语出处:唐 李濬《松窗杂录》:“臣尝闻公卿间多吟赏中书舍人李正封诗曰: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形容女性的美丽
繁体字形:國色天香
英文翻译:national beauty and heavenly fragrance -- peony
国:1.国家:国内。祖国。外国。保家卫国。2.代表或象征国家的:国徽。国旗。国花。3.在一国内最好的:国手。国色。4.指本国的,特指我国的:国产。国术。国画。国药。5.姓。
色:[sè]1.颜色:红色。绿色。2.脸上的表情:喜形于色。色厉内荏。3.情景;景象:景色。荷塘月色。4.种类:各色货品。花色齐全。5.质量:成色。足色。6.情欲。7.妇女的美好容貌:姿色。色艺双绝。[shǎi]同“色(sè)”。用于一些口语词,如“落(lào)色”“捎(shào)色”等。
天:1.天空:顶天立地。太阳一出满天红。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天棚。天窗。天桥。3.一昼夜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有时专指白天:今天。过了冬至,天越来越长了。4.用于计算天数:每天。第二天。三天三夜。忙了一天,晚上早点儿休息吧。5.一天里的某一段时间:五更天。天儿还早呢。6.季节:春天。冷天。三伏天。黄梅天。7.天气:阴天。天晴。天冷了。8.天然的;天生的:天性。天资。天足。9.自然界:天灾。人定胜天。10.姓。
香:1.(气味)好闻(跟“臭”相对):香水。香皂。这花真香。2.食物味道好:饭很香。3.吃东西胃口好:这两天吃饭不香。4.睡得踏实:睡得正香呢。5.受欢迎;被看重:吃香。这种货物在农村很香。6.香料:檀香。沉香。龙涎香。7.用木屑掺香料做成的细条,燃烧时,发出好闻的气味,在祭祀祖先或神佛时常用,有的加上药物,可以熏蚊子:线香。蚊香。烧一炷香。8.亲吻:香面孔。9.姓。
提到“国色天香”,许多人会联想到雍容华贵的牡丹,或是古典美人。但这个词到底该怎么用?举个例子:“春日游园时,满园牡丹开得正艳,真可谓国色天香,引得游客纷纷驻足拍照。”这里既点明了自然景观的惊艳,又保留了成语原有的典雅气质。
有人可能会问:国色天香只能用来形容花或人吗?其实不然。我曾在一场传统戏曲表演中听到这样的评价:“主角的唱腔婉转如莺啼,扮相更是国色天香,将杨贵妃的神韵演活了。”这说明在艺术创作中,这个词可以延伸为对整体美感的极致赞叹。
有趣的是,现代人偶尔也会打破常规用法。某次朋友聚会时,听到有人调侃:“你这新装修的茶室,红木家具配青花瓷,倒有几分国色天香的味道!”这种略带幽默的活用,反而让成语显得更接地气。不过要注意,这类用法更适合轻松的非正式场合。
从个人观察来看,国色天香之所以经久不衰,或许因为它承载着中国人对“美”的理想化想象——既要有视觉冲击力,又需具备文化厚度。就像苏州博物馆的贝聿铭设计,白墙黛瓦间突然跳出一株红枫,那种惊艳与底蕴并存的感觉,或许正是这个成语的现代诠释。
下次遇到令人惊叹的美好事物时,不妨想想这个词的分量。它不只是简单的赞美,更像是在说:眼前所见之美,足以代表一个时代的审美巅峰。就像初见敦煌壁画真容时,那种跨越千年的色彩震撼,确实配得上“国色天香”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