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ī
niè
拼音 [guī niè]
注音 ㄍㄨㄟ ㄋㄧㄝ ˋ
是否常用

圭臬的意思

词语解释

  1. 圭臬guī niè

    基本解释

    圭臬 guīniè

    [criterion;standard] 指圭表,比喻标准,准则和法度;可以据此作出决定或判断的根据

    圭臬星经奥,虫篆丹春广。——杜甫《八哀诗》

    适应之说,迄今日学人犹奉为圭臬。——鲁迅《人之历史》

    辞典解释

    圭臬  guī niè  ㄍㄨㄟ ㄋㄧㄝˋ  

    古代测定日影时间的器具。
    圭表 2.标准,模范,法式

    比喻法度、典则。
    如:「四维八德是我国传统的道德圭臬。」

网络解释

  1. 圭臬 (汉语词汇)

    圭臬,读音为guī niè,是指土圭和水臬——古代测日影、正四时和测量土地的仪器,引申为某种事物的标尺、准则和法度;可以据此做出决定或判断。

圭臬的单字解释

  • 1.古代帝王诸侯在举行典礼时拿的一种玉器。2.古代测日影的仪器:圭表。圭臬。3.古代量名。一圭容0.5毫升。
  • 1.射箭的目标;靶子。2.古代测日影的标杆。3.法度;标准。

圭臬的近义词

【圭臬】的常见问题

  1. 1. 有的干部把上级的每一句话都奉为圭臬,结果工作还是没有做好。

  2. 2. 古圣先贤留下许多金科玉律,可以做为我们为人处世的圭臬

  3. 3. 当世偃师奉我为圭臬,只因为我造的鸟雀会飞翔,牛马会奔跑,行动俱如活物。然而,我很清楚……它们堪称完美,只是没有生命。谢衣 

  4. 4. 道路安全专家盛赞K53考照制度,奉为防卫性驾驶的圭臬.

  5. 5. 两种被奉为圭臬的概念是:第一,税收减免将实现经费自给,第二,经济市场能够自我约束。

  6. 6. 这些长期以來人们捧为圭臬的原则,现在都必须加以质疑。

  7. 7. 王鏊的作品对后世影响很大,明、清士人无不奉之为圭臬,几至家有其书。

  8. 8. 他的绘画理论广泛地影响了后世画坛,有的并被奉为圭臬

  9. 9. 望子成龙的家长,无不将此奉如圭臬,如法炮制,恨不得立马也造就出个“哈佛女孩”或“耶鲁男孩”来。

  10. 10. 虽然还未被提升到整个社会必须要奉为圭臬的程度,但儒家学子自小学习论语,对三纲五常的理解可谓铭刻在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