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ēng
拼音 [shēng mǔ]
注音 ㄕㄥ ㄇㄨˇ
繁体 聲母
是否常用

声母的意思

词语解释

  1. 声母shēng mǔ

    基本解释

    声母 shēngmǔ

    [initial consonant (of a Chinese syllable)]汉字一个字起头的音叫声母,其余的音叫韵母。大部分字的声母是辅音声母,如行( xíng)的起头字母“ x”,只有小部分的字拿元音起头(就是直拿韵母起头),它的声母叫“零声母”,如“爱”( ài)、“鹅”( é)、“欧”( ōu)等字

    辞典解释

    声母  shēng mǔ  ㄕㄥ ㄇㄨˇ  

    对韵母而言,指标声的字母。如国语注音符号的ㄅ、ㄆ、ㄇ、ㄈ等。
    也称为「辅音」、「子音」。

    形声字的声符,常为形成诸形声字读音之母,故称为「声母」。如仑为伦、沦、仑、 纶、轮诸字的声母。

网络解释

  1. 声母

    声母,是使用在韵母前面的辅音,跟韵母一齐构成的一个完整的音节。其他汉藏语系语言也有类似的结构。一般由辅音充当,即首辅音。

    辅音的主要特点是发音时气流在口腔中要分别受到各种阻碍,因此可以说,声母发音的过程也就是气流受阻和克服阻碍的过程。声母通常响度较低、不可任意延长、而且不用于押韵。

    汉语各大方言的声母数量不一。一般说来,吴语和湘语比较好地继承了中古汉语的三十六声母。各地湘语和吴语的声母常达到29-35个。闽语系统的声母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各地闽语的声母普遍都在15个左右波动。而以粤语和官话(包括普通话)为代表的晚期方言,声母数量一般在20个上下,普通话的声母即为23个。赣语和客家话的声母数量比粤语和官话略少。我们可以在今天的汉语方言中找到一个非常明显的规律,一种汉语方言的声母越少,则韵母往往越多,声母和韵母的数目呈现出互补关系。比如潮州话的韵母接近90个,它的声母就只有15个。若干中部吴语如义乌话的声母在30个左右,韵母就减少为不到40个。而部分湘语如祁阳话的声母多达35个,韵母就相应地缩减到27个。这种有趣的现象,体现了一种整齐的深层次规律与一种惊人的和谐之美。引起了语言学家极大的关注。此外,在汉藏语系的其他各大语言如藏语之中,也存在与此相似规律。这一规律分布的广泛性,说明了汉藏语系内部高度的同源关系。

    声母表: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

声母的单字解释

  • 1.物体振动所发出的音响:锣声。大声。2.说话;语言:不声不响。呼声。3.宣布;陈述:声明。声讨。4.名誉:声望。名声。5.声母:声韵。双声。6.声调:第一声。去声。7.量词。用于声音发出的次数:连喊三声。
  • 1.母亲:母女。老母。母校。2.家族或亲戚中的长辈女子:祖母。伯母。姑母。姨母。舅母。3.属性词。(禽兽)雌性的(跟“公”相对):母鸡。母牛。这头驴是母的。4.指一凸一凹配套的两件东西里的凹的一件:这套螺丝的母儿毛了。5.有产生出其他事物的能力或作用的:工作母机。失败乃成功之母。6.姓。

声母的反义词

【声母】的常见问题

  1. 1. 但全浊声母清化在吴语里已不是个别现象,金华、衢州一带方言的所谓全浊声母不少也可以记作清声母。

  2. 2. 汉语拼音是由声母、韵母和声调组成.

  3. 3. 主要研究韵书的声母,重点就中古声母的分合情况进行了论述,讨论了一些细节性问题。

  4. 4. 普通话语音共有二十一个声母,声母是音节开头的辅音.

  5. 5. 少数音节只有韵母和声调,没有声母.

  6. 6. 声母就是音节开头的辅音.汉语共有21个声母.

  7. 7. 徐闻黎话共有16个声母,49个韵母,8个声调。

  8. 8. 汉语里大多数音节是由声母、韵母和声调三部分构成的.

  9. 9. 古汉语中存在复辅音声母,已被许多学者、专家提出,但尚未定论。

  10. 10. 文章从声母、韵母、声调三方面将现代孝南方言与中古音进行了比较,用列表的方式详细显示了它们的演变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