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à jiē xiǎo xiàng
成语解释:城镇中宽敞的街道和狭小的胡同。泛指都市的各处地方。
成语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6回:“正月十五日,上元佳节,好生清明,黄昏月上,六街三市,各处坊隅巷陌,点花放灯,大街小巷,都有社火。”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主语、定语、宾语;常与方位连用
繁体字形:大街小巷
英文翻译:high streets and back lanes
大:[dà]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5.年长,排行第一:老大。6.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7.时间更远: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dài]1.〔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街:街道,两旁有房屋的比较宽阔的道路:大街小巷。
小: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较的对象,与“大”相对:小雨。矮小。短小精悍。2.范围窄,程度浅,性质不重要:小事。小节。小题大作。小打小闹。3.时间短:小坐。小住。4.年幼小,排行最末:小孩。5.谦辞:小弟。小可。小人(a.谦称自己,指地位低;b.指人格卑鄙的人;c.指子女;d.小孩儿)。6.妾:小房。
巷:[xiàng]1.较窄的街道:深巷。陋巷。一条小巷。街头巷尾。街谈巷议。2.(Xiàng)姓。[hàng]巷道。
嘿,你瞧!咱们今天聊聊“大街小巷”相关的成语,顺便掰扯掰扯这些词儿咋用才地道。先说个最常见的——“大街小巷”本身就能当成语使!比如:“疫情解封后,大街小巷的商铺噼里啪啦全开张了,跟放鞭炮似的热闹。”这里既点明了范围广,又带出烟火气,是不是特形象?
哎,有人可能要问:“街头巷尾”和“大街小巷”有啥区别?这事儿好比吃面条配蒜还是配醋——看个人口味!前者更强调细节场景,比方说:“老王退休后整天在街头巷尾转悠,谁家狗生了崽他比宠物店老板还清楚。”而后者格局更大,常用来形容广泛传播,比如“冬奥会的消息早就传遍大街小巷啦”。
再说个冷门点的——“走街串巷”。这词儿自带画面感,不信你品:“外卖小哥走街串巷的身影,成了城市里最勤快的风景线。”要我说啊,现在这词儿可比古代更贴切了,毕竟满大街都是骑着电动车飞奔的“现代货郎”。
突然想起来,有人总把“巷议街谈”记成“街谈巷议”。其实俩都对!就像煎饼果子和鸡蛋灌饼,本质都是面糊糊加蛋。举个例子:“这事儿早成了巷议街谈的焦点,菜市场大妈都能给你分析得头头是道。”要说区别嘛,“巷议街谈”听着更有文绉绉的老派范儿。
最后唠点实在的——这些成语为啥能活到现在?要我看啊,关键是它们把生活场景浓缩得恰到好处。就像手机拍照的广角模式,咔擦一声就把整条街的烟火气装进词儿里了。下次您要是想形容“到处都有”的情形,别光会念叨“遍地开花”,试试“大街小巷”保准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