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kuā kuā qí tán
成语解释:夸夸:说大话。言辞浮夸;大谈特谈。形容说话、写文章时浮夸;不切实际而又滔滔不绝。
成语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进了书房门,听见杨执中夸夸而谈,知道是他已来了,进去作揖,同坐下。”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夸夸其談
英文翻译:indulge in verbiage
夸:[kuā]1.说大话,自吹:夸口。夸张。夸耀。夸嘴(夸口)。浮夸。夸夸其谈。2.用话奖励,赞扬:夸赞。夸许。3.奢侈:“贵而不为夸”。[kuà]古同“跨”,兼有。
夸:[kuā]1.说大话,自吹:夸口。夸张。夸耀。夸嘴(夸口)。浮夸。夸夸其谈。2.用话奖励,赞扬:夸赞。夸许。3.奢侈:“贵而不为夸”。[kuà]古同“跨”,兼有。
其:[qí]1.人称代词。他(她、它)的;他(她、它)们的:各得其所。自圆其说。2.人称代词。他(她、它);他(她、它)们:促其早日实现。不能任其自流。3.指示代词。那个;那样:查无其事。不厌其烦。4.指示代词。虚指:忘其所以。5.姓。6.表示揣测、反诘:岂其然乎?。其奈我何?7.表示请求或命令:子其勉之!8.词缀:极其。尤其。如其。[jī]用于人名,郦食其(LìYìjī),汉朝人。
谈:1.说话或讨论:漫谈。面谈。谈思想。二人谈得很投机。2.所说的话:奇谈。美谈。无稽之谈。3.姓。
说到“夸夸其谈”,你可能会想到身边那些口若悬河却不见行动的人。比如公司例会上,有人拍着胸脯说“这个项目我三天就能搞定”,结果一周后进度条还卡在10%。这时候大家才明白,原来“夸夸其谈”就像超市里的试吃品——闻着香,真要吃却不管饱。
有人问:“为什么人们容易陷入夸夸其谈的陷阱?”其实这和“画饼充饥”的心理很像。当我们对某件事缺乏具体认知时,用华丽的语言包装自己,能快速获得他人的认可。就像新手摄影师总爱聊“光影艺术”“构图哲学”,但真正拍出好照片的人,往往都在默默研究快门速度和ISO参数。
记得大学社团招新时,有个学弟把“打造全国十佳社团”的口号喊得震天响。结果第一次组织活动,连场地申请流程都搞不清楚。这时候大家突然理解:夸夸其谈就像用气球搭房子,看着壮观,一根针就能戳破。这提醒我们,任何承诺都要有行动方案托底。
那么如何区分“自信表达”和“夸夸其谈”?关键在于是否具备“证据链思维”。比如你说要开发新软件,能同时讲清楚技术路线、测试方案和备选预案,这就是靠谱;如果只是反复强调“绝对颠覆行业”“保证用户破百万”,那就要警惕了。就像煮汤时不能光说“特别鲜美”,得让人看到实实在在的食材和火候。
在职场观察中发现,真正靠谱的人往往有“三分说七分做”的特点。他们可能不会在会议上抢着发言,但交出的方案总是条理清晰。这让我想到建筑工地上的老师傅——他们不常谈论“建筑美学”,但砌的每一块砖都横平竖直。这种反差恰恰说明:实力是最好的语言过滤器。
下次遇到说得天花乱坠的情况,不妨用“落地三问”来破局:具体怎么做?需要什么资源?可能出现哪些问题?这三个问题就像照妖镜,能让虚幻的承诺现出原形。毕竟,真正的能力不是靠声量证明的,就像成熟的麦穗总是低着头生长。
有个现象挺有意思:越是知识渊博的人,越少使用绝对化表述。他们更习惯说“目前数据显示”“根据现有条件推测”,这种留有余地的表达方式,反而比斩钉截铁的保证更令人信服。这或许就是“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的现代诠释。
说到底,语言和行动就像自行车的两个轮子。光靠前轮空转或许能吸引目光,但想要真正前进,后轮的持续发力才是关键。当我们把注意力从“怎么说”转向“怎么做”,那些华而不实的辞藻自然会失去生存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