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í zhēn yì bǎo
成语解释:非常难得的珍奇宝物。
成语出处:《旧唐书 张柬之传》:“其国西通大秦,南通交趾,奇珍异宝,进贡岁时不阙。”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主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奇珎異寳
英文翻译:priceless treasures
奇:[qí]1.罕见的;特殊的;非常的:奇事。奇闻。奇志。奇勋。奇耻大辱。商品奇缺。山势奇险。2.出人意料的;令人难测的:奇兵。奇袭。出奇制胜。3.惊异:惊奇。不足为奇。4.姓。[jī]1.单的;不成对的(跟“偶”相对):奇数。奇偶。2.零数:五十有奇。
珍:1.宝贵的东西:奇珍异宝。山珍海味。如数家珍。2.宝贵的;贵重的:珍本。珍品。珍禽。3.看重:珍视。珍重。珍惜。4.姓。
异:1.有分别;不相同:异口同声。大同小异。日新月异。求同存异。2.奇异;特别:异香。异闻。3.惊奇;奇怪:惊异。深以为异。4.另外的;别的:异日。异地。5.分开:离异。异爨(亲属分家)。6.姓。
宝:1.珍贵的东西:国宝。献宝。粮食是宝中之宝。2.珍贵的:宝刀。宝剑。宝石。宝物。3.旧时的一种赌具,方形,多用牛角制成,上有指示方向的记号。见〖压宝〗。4.敬辞,用于称对方的家眷、铺子等:宝眷。宝号。宝刹。5.姓。
奇珍异宝到底指什么?说白了就是那些稀罕又贵重的物件。比如老张在古玩市场捡漏买了个瓷碗,专家鉴定竟是宋代官窑的货,这可真是"价值连城"。这种成语用来形容物品珍贵再贴切不过——毕竟谁家要是有个能换几座城的宝贝,那可不得当传家宝供着。
有人问:成语和现实中的收藏品有啥关系?举个现成例子,故宫博物院的翡翠白菜,说是"凤毛麟角"也不为过。去年我去参观时听讲解员说,这种级别的藏品全国不超过五件。但有意思的是,现在有些网红直播带货也爱用"凤毛麟角"形容产品,倒让成语接了地气。
记得小时候老家有户人家藏着祖传的象牙雕花盒,村里老人说那是"稀世之宝"。后来政策不允许私人收藏象牙制品,主人家主动上交时还上了地方新闻。这事儿让我明白,真正的奇珍异宝不仅要看经济价值,更要考量文化传承的意义。就像成语"吉光片羽"说的,哪怕残片也值得珍藏。
现在年轻人还爱用这些老成语吗?上个月在拍卖会上遇见个穿潮牌的小伙,听他跟朋友介绍拍品:"这枚古币虽小,却是'和璧隋珠'级别的。"当时我就乐了,这不正是老词新用的典范?要我说,好的成语就像古董,用得恰当就能历久弥新。
说到这儿想起个趣事。去年科技公司发布新芯片,宣传语写着"科技界的奇珍异宝"。这种跨界用法反而让年轻人更容易理解成语内涵。看来传承文化不一定要刻板说教,像这样让传统语言在现代场景中自然生长,或许才是保持成语生命力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