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í huò kě jū
成语解释:奇货:珍奇的货物;居:囤积。囤积珍奇的货物;以备高价售出。比喻凭借技艺或某种事物以获取功名财利及其它好处。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吕不韦列传》:“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吕不韦贾邯郸,见而怜之,曰:‘此奇货可居。’”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奇貨可居
英文翻译:some goods in short supply , hoarded or cornered for making excess or enormous profit
奇:[qí]1.罕见的;特殊的;非常的:奇事。奇闻。奇志。奇勋。奇耻大辱。商品奇缺。山势奇险。2.出人意料的;令人难测的:奇兵。奇袭。出奇制胜。3.惊异:惊奇。不足为奇。4.姓。[jī]1.单的;不成对的(跟“偶”相对):奇数。奇偶。2.零数:五十有奇。
货:1.货币;钱:通货。2.货物;商品:百货。南货。订货。销货。货真价实。奇货可居。商店来了一批货。3.指人(骂人的话):笨货。蠢货。好吃懒做的货。4.出卖:货卖。5.姓。
可:[kě]1.许可:认可。2.能够:牢不可破。3.值得:可爱。4.连词。却;可是。表示转折:他年纪不大,力气可不小。5.副词。1.表示强调:在抗旱斗争中群众的劲头可大啦!2.用在疑问句中加强疑问语气:你可知道?。都说这办法好,可谁敢担保不出问题呢?6.适合:可人意。可口。可心。7.文言副词。大约:年可二十。[kè]〔可汗〕简称汗。古代鲜卑、突厥(jué)、回纥(hé)、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汗(hán)。
居:1.住:居民。分居。2.住的地方;住所:迁居。民居。故居。3.在(某种位置):居左。居首。4.当;任:居功。以专家自居。5.积蓄;存:居积。奇货可居。6.停留;固定:变动不居。岁月不居。7.用于某些商店的名称(多为饭馆):同和居。沙锅居。8.姓。
“奇货可居”到底是什么意思?举个生活中的例子:老王在旧货市场发现一张品相完好的老邮票,摊主不识货,标价50元。老王立刻买下,转头找了收藏家,以8000元成交。这种“低价买进稀缺资源,等待高价卖出”的操作,就是典型的奇货可居。
为什么这个成语至今仍然适用?看看直播带货就明白了。去年荔枝滞销时,有个主播包下整个果园,等到春节前水果涨价,通过预售模式卖出三倍高价。这种操作的关键不在于“囤”,而在于精准判断市场需求变化的眼光。
有人会问:现在信息这么透明,哪里还有真正的“奇货”?其实稀缺性永远存在。比如某科技公司五年前签下还没成名的游戏设计师,如今该设计师的作品成为现象级IP。人才储备本质上也是一种奇货可居,需要超越当下的价值预判能力。
个人认为,现代人运用这个智慧时要注意两点:一是避免恶意炒作扰乱市场,就像前些年炒鞋伤及普通消费者那样;二是要平衡风险,就像古董商不会把所有资金押在一件瓷器上。真正的智慧在于发现价值洼地,而非盲目囤积。
再举个反例:2018年比特币热潮时,不少人跟风买入却在高点套牢。这说明单纯追逐热点不等于奇货可居,关键差异在于是否具备专业判断力。就像老练的翡翠商人能通过原石皮壳判断内部质地,外行只能赌运气。
最后想说的是,这个成语教会我们跳出即时交易的思维框架。观察那些成功案例,无论是投资稀土矿脉的企业家,还是提前布局新能源赛道的投资人,本质上都在实践“发现稀缺—耐心培育—兑现价值”的商业逻辑。这种长线思维,或许比短期投机更值得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