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rú xūn rú chí
成语解释:埙、篪、乐器名。这两种乐器合奏时,埙唱而篪和,用以比喻两物之响应、应和。
成语出处:《诗经·大雅·板》:“天之牖民,如埙如篪。”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兄弟间
繁体字形:如塤如竾
英文翻译:fraternal love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埙:吹奏乐器。多用陶土烧制而成,也有木、骨或石制的,多为上小下大的鸡蛋形,有一至十几个音孔。
如:1.适合;依照:如意。如愿。如期。如数。2.如同:爱厂如家。十年如一日。如临大敌。3.及;比得上(只用于否定式,比较得失或高下):我不如他。百闻不如一见。与其那样,不如这样。4.用于比较,表示超过:光景一年强如一年。5.表示举例:唐朝有很多大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6.到;往:如厕。7.姓。8.如果:如不及早准备,恐临时措手不及。9.古汉语形容词后缀,表示状态:空空如也。侃侃如也。
篪:古代的竹管乐器,像笛子,有八孔。
“如埙如篪”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陌生,但它背后藏着一段有趣的故事。埙和篪是古代两种乐器,埙用陶土做成,声音浑厚;篪是竹管乐器,音色清亮。古人发现,这两种乐器合奏时,声音和谐互补,于是用“如埙如篪”比喻人与人之间默契配合、关系融洽的状态。
比如:公司里的小张和小李,一个擅长策划,一个精通执行。每次合作项目,两人就像“如埙如篪”——方案刚提出,细节立马落地,效率高到连老板都感叹“他俩简直是黄金搭档”。
有人问:这成语只能形容工作关系吗?当然不是!家庭中也能用。比如孩子学钢琴总坐不住,妈妈耐心陪练,爸爸用游戏的方式教乐理,全家“如埙如篪”,原本枯燥的练习变成了亲子互动的欢乐时光。
有意思的是:这种配合不需要完全一致,反而讲究“差异互补”。就像埙和篪的音色不同,但合奏时错落有致。工作中有人喜欢天马行空,有人注重步步为营,只要目标一致,反而能碰撞出惊喜。
个人觉得,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容易让人陷入“单打独斗”的焦虑,其实“如埙如篪”的智慧依然适用。无论是团队协作还是家庭关系,找到那个能与你“音色不同却和谐共鸣”的伙伴,往往比独自努力更重要。毕竟,再优秀的独奏,也比不上一曲动人的合奏。
下次遇到需要合作的场合,不妨想想这个成语:不需要强行改变自己,而是像埙和篪那样,用各自的特长填补对方的空白。这种“和而不同”的状态,或许就是高效协作的秘诀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