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ǐn guān pù kuàng
成语解释:人睡在关隘之上,蚕茧晒在日光之下。比喻不得安宁。
成语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缪称训》:“小人在上位,如寝关曝纩,不得须臾宁。”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寢關曝纊
英文翻译:Sleeping in public
寝:1.睡:废寝忘食。2.卧室:入寝。就寝。寿终正寝。3.帝王的坟墓:陵寝。4.停止;平息:其议遂寝(那种议论于是平息)。
关:1.使开着的物体合拢:关窗户。把抽屉关上。2.使机器等停止运转;使电气装置结束工作状态:关机。关灯。关电视。3.放在里面不使出来:鸟儿关在笼子里。监狱是关犯人的。4.(企业等)倒闭;歇业:有一年,镇上关了好几家店铺。5.古代在交通险要或边境出入的地方设置的守卫处所:关口。关防。山海关。嘉峪关。我的责任就是不让废品混过关去。6.城门外附近的地区:城关。北关。关厢。7.门闩:门插关儿。斩关落锁。8.货物出口和进口查验收税的地方:海关。关税。9.比喻重要的转折点或不容易度过的一段时间:难关。只要突破这一关,就好办了。10.姓。
曝:[pù]晒:一曝十寒。[bào]1.使照相底片或感光纸感光。2.比喻隐秘的事(多指不光彩的)显露出来,被众人知道:事情在报上曝后,引起了轰动。‖也作暴光。
纩:丝绵。
“寝关曝纩”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冷门,但它背后的含义其实很贴近生活。简单来说,它形容人因为过度担忧或防备而陷入疲惫不堪的状态。举个例子:老张为了孩子的升学考试,每天盯着复习计划、检查每一道错题,甚至半夜还在查资料,结果自己累得病倒了。这种“用力过猛”的行为,不正是“寝关曝纩”的写照吗?
为什么会有人陷入这种状态?其实这和我们常说的“焦虑循环”有关。就像有人担心门没锁好,反复检查七八次,表面看是谨慎,实则消耗了大量精力。工作中也有类似情况——同事小王为了项目完美交付,连续两周修改方案细节,反而耽误了整体进度。过度关注局部,往往会让人忘记全局的重要性。
有趣的是,现代科技的发展让“寝关曝纩”有了新表现。比如手机里的消息提醒,有人会不断查看工作群,生怕错过任何信息,结果整晚心神不宁。我有个朋友就因此养成了睡觉握手机的习惯,这种“全天候戒备”的状态,本质上和古人守着织布机怕丝线断掉(成语原意)没什么区别。
如何跳出这个怪圈?尝试区分“必要准备”和“多余担忧”是关键。就像出门前检查煤气是明智的,但每天检查五次就属于自我消耗。我自己的经验是设定“决策截止点”——比如装修房子时,给每个环节预留三次修改机会,用完就停止纠结。这个方法帮助我省下了大量犹豫的时间。
生活中适度放松反而能提高效率。观察那些真正高效的人,他们往往懂得在关键环节集中火力,在其他地方适当“留白”。就像农民不会24小时盯着庄稼,而是遵循自然规律。学会信任时间的力量,或许就是破解“寝关曝纩”的最佳解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