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ū gāo lín xià
成语解释:居:处在;临:面对。处于高处;俯视下方。形容处于有利的地势、地位。也比喻高高在上。
成语出处:北齐 魏收《魏书 财安王》:“缴山立栅,分为数处,居高临下,隔水为营。”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连动式;作谓语、状语;形容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
繁体字形:居高臨下
英文翻译:look down from a height
居:1.住:居民。分居。2.住的地方;住所:迁居。民居。故居。3.在(某种位置):居左。居首。4.当;任:居功。以专家自居。5.积蓄;存:居积。奇货可居。6.停留;固定:变动不居。岁月不居。7.用于某些商店的名称(多为饭馆):同和居。沙锅居。8.姓。
高:1.从下向上距离大;离地面远(跟“低”相对,2.同):高楼大厦。这里地势很高。3.高度:那棵树有五米高。书桌高八十厘米。4.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从底部到顶部(顶点或平行线)的垂直距离。5.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的:高速度。体温高。见解比别人高。6.等级在上的:高等。高年级。哥哥比我高一班。7.敬辞,称别人的事物:高见。高论。8.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高锰酸钾。9.姓。
临:1.靠近;对着:临街。临河。背山临水。居高临下。如临大敌。2.来到;到达:光临。莅临。身临其境。双喜临门。3.临近;临到(某一行为发生的时间),含有将要、快要的意思:临睡。临毕业。这是我临离开北京的时候买的。4.照着字画模仿:临摹。临帖。临画。临得挺像。5.姓。
下:1.方位词。位置在低处的:下游。下部。山下。往下看。2.等次或品级低的:下等。下级。下策。下品。3.方位词。次序或时间在后的:下次。下半年。下不为例。4.向下面:下达。下行。5.方位词。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名下。部下。在党的领导下。在这种情况下。6.表示当某个时间或时节:时下。节下。年下。7.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下都同意。往四下一看。8.姓。9.由高处到低处:下山。下楼。顺流而下。10.(雨、雪等)降落:下雨。下雪。下霜。11.发布;投递:下命令。下通知。下战书。12.去;到(处所):下乡。下车间。下馆子。13.退场:八一队的五号下,三号上。这一场戏你应该从右边的旁门下。14.放入:下种。下面条。下本钱。下网捞鱼。15.进行(棋类游艺或比赛):下围棋。咱们下两盘象棋吧!16.卸除;取下:下装。把敌人的枪下了。把窗户下下来。17.做出(言论、判断等):下结论。下批语。下定义。18.低于;少于:参加大会的不下三千人。19.用在“两、几”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下。就这么几下,你还要逞能?‖也说下子。20.表示由高处到低处:坐下。躺下。传下一道命令。21.表示有空间,能容纳:坐得下。这个剧场能容下上千人。这间屋子太小,睡不下六个人。22.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打下基础。定下计策。准备下材料。
提到"居高临下"这个成语,你脑海中会浮现怎样的画面?或许会想到站在山顶俯视村庄的瞭望者,或是会议桌前掌控全局的决策者。这个看似简单的四字成语,实际蕴含着丰富的行为智慧和处世哲学。
成语的核心含义到底是什么?我们可以拆解字面来理解:"居"是占据,"高"指有利位置,"临下"即面对下方。组合起来既描述物理空间的优势位置,也暗喻心理层面的掌控姿态。就像登山教练常说的:"站在制高点观察地形,才能规划最佳攀登路线。"这种双关性让成语在具体运用中充满张力。
怎样的场景适合使用这个成语?在项目管理中,有经验的团队负责人会这样部署:"我们需要在技术研发阶段保持居高临下的视野,既要关注细节实施,更要把握整体战略方向。"这里的用法既保留了空间意象,又引申出统筹全局的管理智慧。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若有人说"领导总是居高临下地发号施令",则明显带有批评专断作风的意味。
是否存在使用误区?常见错误是将成语等同于"目中无人"。实则二者存在微妙差异:前者强调位置优势带来的主动权,后者则纯粹描述傲慢态度。就像国际象棋高手说"这步棋让我获得居高临下的攻势",展现的是战术优势而非人品问题。理解这种区别,才能避免交流中的词不达意。
从个人观察来看,现代职场中这个成语的使用场景正在发生有趣变化。有创业者分享:"在直播电商领域,与其说我们要居高临下掌控市场,不如说需要保持随时调整姿态的灵活性。"这种创新用法将传统成语注入了动态适应的新内涵,反映出快速变化时代对传统智慧的重新诠释。
当我们站在城市观景台俯瞰车水马龙,或是在人生某个阶段获得暂时优势时,或许可以想想这个成语给我们的启示:优势位置既带来更广的视野,也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就像老船长提醒的:"站在驾驶舱固然看得远,但永远要记得甲板上的水手才是航行的根基。"这种认知,或许才是理解"居高临下"最该具备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