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ù bó shū sù
成语解释:帛:丝织品;菽:豆类;粟:小米,泛指粮食。指生活必需品。比喻极平常而又不可缺少的东西。
成语出处:《宋史 程颐传》:“其言之旨,若布帛菽粟然,知德者尤尊崇之。”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主语、宾语;指生活必需品
繁体字形:布帛菽粟
英文翻译:daily necessities as food and clothing
布:1.用棉、麻等织成的,可以做衣服或其他物件的材料:棉布。麻布。花布。粗布。布鞋。买一块布。2.古代的一种钱币。3.姓。4.宣告;宣布:发布。公布。布告。开诚布公。5.散布;分布:阴云密布。铁路公路遍布全国。6.布置:布局。布防。布下天罗地网。
帛:丝织物的总称:布帛。财帛。玉帛。
菽:豆类的总称:不辨菽麦。
粟:谷子。去壳后叫小米。一年生草本植物。耐旱,适应性强。是中国北方主要粮食作物。
哎呦,你听说过“布帛菽粟”这个成语吗?说白了,它就是形容生活中最基础、最离不开的东西。比如老张总说:“过日子嘛,布帛菽粟不能缺,少了哪样都头疼!”你看,这词儿多接地气,说的不就是柴米油盐那些事儿嘛!
那问题来了,为啥古人要用这四个字代表必需品呢?其实啊,“布帛”指的是布料和丝绸,“菽粟”就是豆子和小米,合起来就是穿衣吃饭的刚需。你想想,古代没网购也没外卖,吃饱穿暖就是头等大事,可不就是“布帛菽粟”撑起生活嘛!
举个栗子,小王创业开餐馆,朋友劝他:“菜单别整那些花里胡哨的,先把布帛菽粟做好——米饭面条这些主食得扎实!”你品品,这话是不是特实在?不管时代咋变,基础的东西永远不能丢。
不过话又说回来,现在大家日子好了,光有布帛菽粟可能不够。像老李总念叨:“现在年轻人不仅要吃饱,还要吃出花样,精神需求也算新时代的‘布帛菽粟’咯!”哎,这话我倒挺赞同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满足两手抓,生活才能有滋有味。
最后提一嘴,你发现没?这成语虽然古老,但换个场景照样能用。比如互联网时代,有人会说:“WiFi、充电宝,早就是现代人的布帛菽粟啦!”你看,老词新用,是不是挺有意思的?你说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