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庢"字共有1个读音: [zhì]

基本信息

汉字

注音

ㄓˋ

笔画

总笔画:9

异体字
字形结构

半包围结构

统一编码

基本区 U+5EA2

其它编码

五笔:ygcf|ogcf 仓颉:imig 郑码:tghb 四角:00214

笔顺编码

413154121

笔顺笔画

丶一ノ一フ丶一丨一

笔顺名称

点 横 撇 横 撇折 点 横 竖 横

庢的意思

1.受阻碍。

2.山弯曲的地方。

庢字的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zhì ㄓˋ

 ◎ 阻碍;制止。。

庢字的详细解释

庢字的辞典解释

庢ㄓˋzhì动

阻碍。《说文解字·广部》:「庢,碍止也。」《文选·枚乘·七发》:「发怒庢沓,清升逾跇。」唐·李善·注:「言初发怒,碍止而涌沸。」

康熙字典解释

庢【寅集下】【广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集韻》《韻會》𠀤陟栗切,音窒。《說文》礙止也。《枚乗七發》發怒庢沓。《註》言初發怒,礙止而涌沸。

又《廣韻》縣名。在京兆。《寰宇記》山曲曰盩,水曲曰庢。○按《前漢·地理志》作厔。

说文解字解释

说文解字

庢【卷九】【广部】

礙止也。从广至聲。陟栗切

说文解字注

(庢)礙止也。石部曰。礙者、止也。凡庢礙當作此字。今俗作窒礙。非也。七發曰。發怒庢沓。言水初發怒、礙止而涌沸也。又右扶風有盩庢縣。山曲曰盩。水曲曰庢。从广。至聲。陟栗切。十二部。

更新时间:2025-04-25 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