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ǐn
  • xià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ū yǐn hū xiàn

成语解释:灯光等的闪烁时而消失时而出现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98回:“只见里面轻云冉冉,薄雾漫漫,远峰忽隐忽现,疏林旋露旋藏。”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指灯光或远处的物体

繁体字形:忽隱忽現

英文翻译:Flicker and flicker

忽隐忽现的意思

忽:1.不注意;不重视:忽略。忽视。疏忽。2.姓。3.忽而:天气忽冷忽热。油灯被风吹得忽明忽暗。4.计量单位名称。a)长度,10忽等于1丝。b)质量或重量,10忽等于1丝。

隐:[yǐn]1.藏匿,不显露:隐藏。隐匿。隐居。隐士。隐讳。2.伤痛:隐恻。3.怜悯:恻隐之心。[yìn]倚,靠:隐几而卧(靠着几案睡眠)。

忽:1.不注意;不重视:忽略。忽视。疏忽。2.姓。3.忽而:天气忽冷忽热。油灯被风吹得忽明忽暗。4.计量单位名称。a)长度,10忽等于1丝。b)质量或重量,10忽等于1丝。

现:1.现在;此刻:现状。现任。现役。现行。2.临时;当时:现编现唱。现做的烧饼。3.当时可以拿出来的:现货。现金。现钱。4.现款:兑现。贴现。5.表露在外面,使人可以看见:现原形。现出本相。

成语评论

忽隐忽现”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事物时而清晰、时而模糊的状态。比如傍晚的萤火虫在草丛间飞舞,光线忽明忽暗,仿佛在玩捉迷藏,这种场景就能用“忽隐忽现”来描述。但你知道吗?这种飘忽不定的特性其实也暗含了某种规律。

自问:为什么生活中许多事物会“忽隐忽现”?举个例子,手机信号在山区时有时无,是因为地形阻碍了电磁波的传播路径。这背后其实是一个物理问题:当障碍物阻挡了能量的稳定传输,接收端就会感受到“断断续续”的效果。这种原理和成语本身的意境不谋而合——看似随机,实则受客观条件影响。

再比如人际关系中的“忽冷忽热”。有人觉得朋友的态度难以捉摸,但这往往源于双方沟通频率或需求的不匹配。就像潮汐涨落受月球引力影响一样,人的行为背后也有看不见的“引力场”,可能是情绪波动,也可能是外部压力。

个人观点:我始终认为,“忽隐忽现”不只是现象的描述,更是一种观察世界的视角。现代人常被碎片化信息包围,注意力容易被各种“闪现”的事物吸引。若能意识到这种特性,反而能培养更包容的心态——就像欣赏夜空中的流星,短暂的显现反而让存在本身更显珍贵。

这种特性在艺术创作中也常被借鉴。水墨画里的留白技法,音乐中的休止符,本质上都是通过“隐藏”来强化“显现”的效果。下次看到路灯在雾气中若隐若现时,或许可以换个角度思考:正是这种不确定性,为生活增添了探索的乐趣。

与其纠结于事物的不可捉摸,不如学会与之共处。就像夜间行车时,导航信号偶尔消失反而提醒我们:有些路需要自己判断方向。毕竟,完全稳定未必是生活的常态,而忽隐忽现中暗藏的可能性,或许正是突破惯性的契机。

忽隐忽现的造句

  1. 造句 远处的古寺在云雾中忽隐忽现。
  2. 造句 人的理想永远忽隐忽现,却不离不弃,在沮丧失望的时候,理想会来鼓励他,但理想虚无缥缈,无从捉摸。
  3. 造句 远处的山峦在雨中朦胧如烟,雄伟的山脊在烟雨中忽隐忽现。
  4. 造句 人的理想永久忽隐忽现,却不离不弃,在沮丧失看的时候,理想会来鼓励他,但理想虚无缥缈,无从捉摸。
  5. 造句 情哥拉着阿妹手,悄悄走出家门口。河岸池塘柳絮下,忽隐忽现亲热楼。阿哥摸着小妹头,真情恋语倾心吐。情妹抚摸阿哥手,拨动琴弦不愿走。拥抱情人节:愿有情人相爱到永远!
  6. 造句 梦中的你,忽隐忽现,神秘得就像这歌声中伴音,让我沉醉其中,却无法左右。
  7. 造句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王宗岳 
  8. 造句 那白鹿奔跑如飞,忽隐忽现,韩信张弓搭箭,奋力射去,正中白鹿.
  9. 造句 舞台上幕布是几块折光镜,她影影绰绰,十二少忽隐忽现,寻找着“情为何物”。
  10. 造句 晶莹剔透的水晶棺材就在这刹那开始慢慢的变的忽隐忽现起来,最后慢慢的淡化,只留下依旧一头昏迷躺在地上的夏雨[造 句 网]。

"忽隐忽现"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