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ì
  • níng
  • ré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xī shì níng rén

成语解释:息:平息;宁:安定。指调解纠纷;使事情平息下来;使人们平安相处。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章帝纪》:“其令有司,罪非殊死且勿案验,及吏人条书相告,不得听受,冀以息事宁人,敬奉天气。”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繁体字形:息事寍人

英文翻译:patch up a quarrel and reconcile the parties concerned

息事宁人的意思

息:1.呼吸时进出的气:喘息。鼻息。一息尚存,此志不懈。2.消息:信息。3.停止:息怒。息兵。自强不息。偃旗息鼓。生命不息,战斗不止。4.休息:歇息。作息时间表。5.滋生;繁殖:蕃息。生息。6.利钱;利息:年息。月息。还本付息。7.指子女:子息。8.姓。

事:1.事情:国事。公事。2.事故:出事。平安无事。3.职业:谋事。4.关系;责任:回去吧,没有你的事了。5.从事:大事宣传。6.侍奉;伺候:事亲。不事王侯。

宁:[níng]1.平安,安定:宁静。宁谧。息事宁人。2.已嫁的女子或在外子女回家省视父母:宁亲。归宁。3.守父母之丧,丧假:“前博士弟子父母死,予宁三年”。4.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的别称。5.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简称。6.姓。[nìng]1.情愿:宁肯。宁死不屈。宁缺毋滥。2.岂,难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3.语助,无实际意义:不宁唯是。[zhù]1.贮藏;积聚。同“”。2.久立。同“”。3.大门与屏风之间。

人:1.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男人。女人。人们。人类。2.每人;一般人:人手一册。人所共知。3.指成年人:长大成人。4.指某种人:工人。军人。主人。介绍人。5.别人:人云亦云。待人诚恳。6.指人的品质、性格或名誉:丢人。这个同志人很好。他人老实。7.指人的身体或意识:这两天人不大舒服。送到医院人已经昏迷过去了。8.指人手、人才:人浮于事。我们这里正缺人。9.(Rén)姓。

成语评论

我承认我是抱着“息事宁人”的苦衷来接受它的。(闻一多《四杰》)

息事宁人的造句

  1. 造句 对那件事,有理方采取了息事宁人的态度。
  2. 造句 礼仪周全能息事宁人。儒贝尔 
  3. 造句 息事宁人的谎言,胜过搬弄是非的真话。萨迪 
  4. 造句 面对有些问题,我们要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
  5. 造句 他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来解决冲突。
  6. 造句 面对一些原则的问题,必须有所坚持,不能用息事宁人的态度草草了事。
  7. 造句 马尔塞夫现在已觉察到伯爵劝他息事宁人那个忠告的价值。
  8. 造句 老一辈的长者总以忍让为本,凡事大都采取息事宁人的作法。
  9. 造句 今天为了息事宁人,我们且以唾面自干的态度回应对方的无礼。
  10. 造句 他越希望息事宁人,对方就越不肯善罢甘休,彷彿吃定了他似的。

"息事宁人"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