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iǎo wú shēng xī
成语解释:悄:静。静悄悄的,听不到任何声音。指非常寂静
成语出处:曾朴《孽海花》第34回:“此时再听,就悄无声息了。”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状语;指非常寂静
繁体字形:悄無聲息
英文翻译:Silent
悄:[qiāo]1.〔悄悄〕2.没有声响或声音很低:静悄。3.偷偷;(行动)不让人知道。[qiǎo]1.忧愁。2.形容没有声音或声音很低:悄然无声。低声悄语。
无:[wú]1.没有(跟“有”相对):从无到有。无产阶级。有则改之,无则加勉。2.不:无论。无须。3.不论:事无大小,都有人负责。4.同“毋”。5.姓。[mó]见【南无】。
声:1.物体振动所发出的音响:锣声。大声。2.说话;语言:不声不响。呼声。3.宣布;陈述:声明。声讨。4.名誉:声望。名声。5.声母:声韵。双声。6.声调:第一声。去声。7.量词。用于声音发出的次数:连喊三声。
息:1.呼吸时进出的气:喘息。鼻息。一息尚存,此志不懈。2.消息:信息。3.停止:息怒。息兵。自强不息。偃旗息鼓。生命不息,战斗不止。4.休息:歇息。作息时间表。5.滋生;繁殖:蕃息。生息。6.利钱;利息:年息。月息。还本付息。7.指子女:子息。8.姓。
“悄无声息”这个成语到底怎么用?先看个例子:夜深人静时,月光像银纱般铺在地板上,猫儿踮着脚尖悄无声息地溜过窗台,连睡在沙发上的老人都没被惊醒。这里既描绘了猫咪的轻盈动作,又传递出环境特有的宁静氛围。
有人可能会问:用“安静”不就行了,为什么非要用成语?关键在于意境塑造。比如描写现代科技产品时这样说:“新款扫地机器人悄无声息地完成清洁任务,连在书房开视频会议的主人都没察觉”,不仅突显产品性能,更赋予设备拟人化的灵巧特质,这是单用“安静”达不到的效果。
这个成语只能形容具体动作吗?并非如此。在职场场景中,可以这样表达:“她悄无声息地考取了行业顶级证书,当同事们发现时,她已经在准备带教新人了”。这里既没有脚步声也没有机器声,却生动展现了个人持续精进的韧劲,比直白的“默默努力”更具画面感。
我发现现代人尤其需要这种特质。社交媒体时代,很多人做事前习惯性“敲锣打鼓”,但真正改变现状的,往往是那些悄无声息深耕的人。就像春雨润物,你看不见每颗水珠的轨迹,却能看见万物生长的结果。
最后思考个有趣现象:自然界中,猎豹突袭时必然悄无声息,而孔雀开屏则会弄出响动。这或许启示我们,不同目标需要不同策略——当专注事物本身时,安静反而成为助力;当需要吸引关注时,动静就成为手段。关键在于明白自己当下处在哪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