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uàn dé huàn shī
成语解释:患:忧虑。没有时怕得不到;得到后;又恐怕失去。指对个人的利害得失斤斤计较。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患得患失
英文翻译:worry about personal gains and losses
患:1.祸害;灾难:患难。水患。防患未然。2.忧虑:忧患。患得患失。3.害(病):患病。患者。
得:[dé]1.得到(跟“失”相对):取得。得益。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件事办成了你也会得些好处。2.演算产生结果:二三得六。五减一得四。3.适合:得用。得体。4.得意:自得。5.完成:饭得了。衣服还没有做得。6.用于结束谈话的时候,表示同意或禁止:得,就这么办。得了,别说了。7.用于情况不如人意的时候,表示无可奈何:得,这一张又画坏了!8.助动词。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许可(多见于法令和公文):这笔钱非经批准不得擅自动用。9.用在别的动词前,表示可能这样(多用于否定式):水渠昨天刚动手挖,没有三天不得完。[de]用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已经完成(多见于早期白话):出得门来。[děi]1.助动词。需要:这个工程得三个月才能完。修这座水库得多少人力?2.“得”的否定是“无须”或“不用”,不说“不得”。3.助动词。表示揣测的必然:快下大雨了,要不快走,就得挨淋。4.舒服;满意:这个沙发坐着真得。
患:1.祸害;灾难:患难。水患。防患未然。2.忧虑:忧患。患得患失。3.害(病):患病。患者。
失:1.丢掉:遗失。丧失。2.找不着:迷失路径。3.违背:失信。失约。4.没有把握住:失手。失足。5.没有达到目的:失意。失望。6.改变常态:失色。失神。7.错误:过失。千虑一失。
小明最近准备跳槽,手里拿着新公司的offer,心里却像压了块石头。新工作薪资涨了30%,但听说加班文化严重;老单位虽然稳定,可晋升通道已堵死。他每天反复翻看两家公司的资料,连吃饭时筷子悬在半空都能愣神五分钟。这种既想抓住新机遇,又害怕失去现有安稳的状态,活脱脱就是"患得患失"的生动写照。
有人问:为什么我们会陷入患得患失的怪圈?关键在于过度关注"可能失去什么"而非"能够获得什么"。就像网购时盯着差评纠结三天,却忽略商品本身的实用价值。这种思维偏差会让人像拉磨的驴子,围着"得到"和"失去"两个草垛转圈,结果哪个都吃不到。
记得去年帮朋友策划求婚方案时,他既担心当众示爱太张扬,又忧虑私下表白不够浪漫。我反问他:"十年后你更可能后悔没尝试,还是后悔不够完美?"这句话点醒了很多人——患得患失的本质,是用想象中的完美标准苛责现实选择。
职场新人小美有次找我谈心,她在接受挑战性项目时总是瞻前顾后。我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年轻时采访行业大咖前,既怕问蠢问题丢脸,又担心错过学习机会。后来前辈点拨说:"与其计算得失,不如专注过程本身。"这句话让我明白,成长往往藏在看似"危险"的选择里。
现代社会的选择焦虑其实是个甜蜜的烦恼。我们的祖辈可能一辈子守着几亩地,而今天普通人每天要做的决定,比中世纪贵族一生面对的还多。但换个角度看,能患得患失恰恰说明拥有选择权,就像捧着满手糖果的孩子,虽然纠结先吃哪颗,但终究是幸福的烦恼。
最近发现个有趣现象:越是精通某个领域的人,做相关决策时反而越果断。钢琴家选琴不会纠结音色细微差别,资深编辑改稿不会在某个词上磨蹭半小时。这揭示了一个真相——提升专业能力就像给自己装配导航系统,当你知道每条路的风景,自然懂得选择最适合的那条。
有个常被忽略的应对妙招:给自己设置"决策熔断机制"。比如购物时限定15分钟比较时间,求职时设定三个核心标准。这就像给患得患失的野马套上缰绳,既保留选择自由,又避免在利弊权衡中耗尽心力。毕竟生活不是数学题,很多时候60分的果断胜过100分的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