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èn zhōng zhuī yuǎn
成语解释:终:人死;远:指祖先。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
成语出处:《论语学而》:“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指旧的礼法
繁体字形:慎終追遠
英文翻译:carefully attend to the funeral rites of parents and follow them when gone with due sacrifices
慎:注意;小心:谨慎。不慎。慎重。
终:1.最后;末了(跟“始”相对):终点。告终。自始至终。2.指人死:临终(人将要死)。3.终归;到底:终将见效。终必成功。4.自始至终的整段时间:终日。终年。终生。终身。5.姓。
追:[zhuī]1.赶,紧跟着:追逐。追逼。追随。追光。追剿。追捕。追奔逐北。2.回溯过去,补做过去的事:追溯。追悼。追加。追认。3.竭力探求,寻求:追问。追寻。追究。追索。[duī]1.雕琢:追琢(雕刻)。2.古代乐器钟上用以悬挂的钮眼。
远:[yuǎn]1.距离长,与“近”相对:远方。远道。远程。远景。远足(较远的徒步旅行)。远见(远大的眼光)。远虑。远谋。远客。遥远。远走高飞。舍近就远。2.时间长:远古。远祖。长远。永远。3.关系疏,不亲密:远亲。疏远。远支。4.深奥:言近旨远。5.姓。[yuàn]避开:近君子,远小人。
“慎终追远”这个词听起来有点文绉绉的,但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提醒人们要认真对待生命的终点,同时不忘追溯自己的根源。比如,清明节扫墓时,一家人聚在一起整理祖坟、讲述先辈故事,这就是“慎终追远”的生动体现——既表达对逝者的尊重,又让后代记住家族的传承。
有人可能会问:现代社会节奏这么快,为什么还要强调这种传统?其实,这种仪式背后藏着更深的意义。比如某公司创始人去世后,团队依然坚持他的经营理念,甚至设立基金会延续他的公益事业。这种行为不仅是“慎终追远”,更让企业文化有了温度。当人们追问“纪念过去是否会影响向前看”,实际会发现,对根源的认知反而能帮助个人或组织找到更清晰的定位。
举个例子,小李移民海外多年,每年春节仍会带着孩子包饺子、写春联。他说:“教孩子这些传统,不是要他们活在旧时光里,而是让他们知道自己从哪来。”这种跨越时空的文化接力,恰好说明“慎终追远”不是沉重的负担,而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从这个角度看,这个词更像是一种温柔的提醒:走得再远,也别忘记为什么出发。
关于这个词的现代价值,我倒有个观察:如今很多人热衷做家谱、寻根旅行,表面看是怀旧,实则是想填补内心的归属感缺失。就像拼图游戏,了解家族故事越多,自我认知的拼图就越完整。这种对根源的探索,某种程度上也是在回答“我是谁”这个终极问题。当年轻人开始主动追问祖辈故事时,“慎终追远”早已突破传统框架,变成了寻找身份认同的新方式。
最后想说,这个词的生命力恰恰在于它的弹性。有人通过守护祖传手艺践行它,有人用记录口述历史延续它,甚至有人把创业初心当作“精神祖先”来致敬。形式可以千变万化,但核心始终未变——对过往的珍视,终将成为照亮前路的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