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ín
  • xié
  • xiù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pī lín xié xiù

成语解释:犹言去粗存精。

成语出处:唐·芮挺章《国秀集》序:“虽发词遣句,未协风骚,而披林撷秀,揭厉良多。”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繁体字形:披林擷秀

英文翻译:Show in the forest

披林撷秀的意思

披:1.覆盖或搭在肩背上:披着斗篷。披星戴月。2.打开;散开:披卷。纷披。3.(竹木等)裂开:这根竹竿披了。

林:1.成片的树木或竹子:森林。竹林。2.林业:农、林、牧、副、渔。3.聚集在一起的同类的人或事物:民族之林。碑林。

撷:1.摘下;取下:采撷。2.同“”。

秀:1.植物抽穗开花(多指庄稼):秀穗。六月六,看谷(粟)秀。2.姓。3.清秀:秀丽。眉清目秀。山清水秀。秀外慧中。4.聪明;灵巧:内秀。心秀。5.特别优异:优秀。6.特别优异的人才:新秀。后起之秀。7.表演;演出:作秀。时装秀。泳装秀。[英show]

成语评论

披林撷秀”这个成语,乍一听可能让人有点摸不着头脑。其实它的本意是“拨开树林,摘取美丽的花草”,比喻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挑选出精华。比如,你读一本厚厚的学术著作时,可能会快速浏览目录,直奔自己需要的章节——这就是一种“披林撷秀”的行为。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大海捞针’有什么区别?”其实两者方向相反。“大海捞针”强调困难,而“披林撷秀”更侧重主动筛选的过程。比如短视频平台的算法推荐机制,虽然每天推送上千条内容,但用户滑动屏幕选择感兴趣的视频时,就是在用行动诠释这个成语。

工作中如何应用这个思维?假设你负责整理客户反馈邮件,面对几百封杂乱的信息,可以先把问题分类:产品功能、售后服务、支付问题……接着挑出出现频率最高的三类,这就是典型的披林撷秀。就像厨师从市场采购食材,不会把所有蔬菜都搬回家,而是根据菜谱精选最新鲜的几样。

现在年轻人常说的“信息过载”问题,其实更需要这种能力。试想刷朋友圈时,有人分享读书笔记、旅行见闻,也有人转发营销广告,这时候主动选择有价值的内容阅读,就是在信息森林里采摘智慧果实。这个过程就像用滤网接住金砂,让水流走而留下真正重要的东西。

个人认为,这个成语特别适合当下这个时代。去年我整理家庭相册时深有体会:上万张照片中,真正值得冲印的不过几十张。那些模糊的、重复的、随手拍的照片就像森林里的杂草,而清晰记录重要时刻的影像就是需要撷取的秀木。学会做减法,反而能让生活的重点更突出。

下次遇到需要筛选决策的场景,不妨提醒自己:别被茂密的树林迷惑,记得抬头寻找那些挺拔的秀木。毕竟,智慧不在于收集多少信息,而在于能否精准识别真正有价值的部分。就像老园丁修剪花枝,剪去多余的枝叶,才能让花朵绽放得更灿烂。

"披林撷秀"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