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tuī ér guǎng zhī
成语解释:推展开来而且把它扩大。也指从一件事情推及其它。
成语出处: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若其纪一事,咏一物,风云草木之兴,鱼虫禽兽之流,推而广之,不可胜载矣。”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用于口语
繁体字形:推而廣之
英文翻译:give extended application
推:1.向外用力使物体或物体的某一部分顺着用力的方向移动:推车。推磨。推倒。我推了他一把。门没有闩上,一推就开了。2.(推磨)磨或(推碾子)碾(粮食):推了两斗荞麦。3.用工具贴着物体的表面向前剪或削:推草机。推头。用刨子推光。4.使事情开展:推广。推销。推行。把水利建设推向高潮。5.根据已知的事实断定其他;从某方面的情况想到其他方面:类推。推算。推己及人。6.让给别人;辞让:推辞。推让。解衣推食。既然大家都选你,你就别推了。7.推诿;推托:推三阻四。8.推迟:开会日期往后推几天。9.推崇:推许。推重。10.推选;推举:大家推老张担任小组长。
而:1.连接动词、形容词或词组、分句等。a)连接语意相承的成分:伟大而艰巨的任务。战而胜之。取而代之。我们正从事一个伟大的事业,而伟大的事业必须有最广泛的群众的参加和支持。b)连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补充的成分:栀子花的香,浓而不烈,清而不淡。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c)连接语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转折:如果能集中生产而不集中,就会影响改进技术、提高生产。d)连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因困难而畏惧而退却而消极的人,不会有任何成就。2.有“到”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由秋而冬。由南而北。3.把表示时间、方式、目的、原因、依据等的成分连接到动词上面:匆匆而来。挺身而出。为正义而战。因公而死。视情况而定。4.插在主语谓语中间,有“如果”的意思:民族战争而不依靠人民大众,毫无疑义将不能取得胜利。5.姓。
广:[guǎng]1.多:兵多将广。大庭广众。2.扩大;扩充:推广。以广流传。3.姓。[ān]同“庵”(多用于人名)。
之:1.往:由京之沪。君将何之?2.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宾语):求之不得。取之不尽。操之过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过之无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称代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不觉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词。这;那:之二虫。之子于钓。5.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词组。a)表示领属关系:赤子之心。钟鼓之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饰关系:光荣之家。无价之宝。缓兵之计。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它的独立性,使变成偏正结构:中国之大。战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如因势利导,则如水之就下,极为自然。
“推而广之”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通过一个现象或规律,推导到更广泛的场景中。比如有人发现每天早睡早起后工作效率更高,推而广之,他可能会意识到规律作息对学习、运动甚至人际关系都有帮助。这种思维方式像是一把钥匙,能帮我们打开更多问题的锁。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推而广之”在生活中这么实用?其实这和人类认知的规律有关。我们的大脑天生喜欢寻找模式,比如学会了骑自行车,就能更快掌握电动车;理解了数学中的对称原理,推而广之到艺术设计上,也能创作出更和谐的作品。这种“一理通,百理明”的智慧,让复杂问题变得简单。
工作中如何应用这种思维?假设你发现团队用流程图梳理项目后效率大增,推而广之,可以把流程图用在客户沟通、风险预判等环节。我曾带过一个实习生,她将整理文献的方法迁移到整理实验数据中,结果比老员工更快完成任务——这就是主动“推而广之”带来的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盲目推广也可能踩坑。比如用手机游戏的成功经验去做教育软件,如果不考虑用户需求差异,反而会适得其反。所以“推而广之”的前提是抓住本质规律,而不是生搬硬套。就像做菜时掌握火候的底层逻辑,比照搬菜谱更有价值。
最后想分享一个观察:那些擅长“推而广之”的人,往往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他们不会困在单一领域,而是像水一样流动到需要的地方。这种能力在快速变化的时代尤其珍贵——毕竟,解决问题的核心从来不是记忆知识,而是建立连接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