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iù
  • qí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jiù qíng yī yì

成语解释:黥,刺面;劓,割鼻。均为古代刑罚。救黥医劓,指医治刺面之伤,补上割掉之鼻,谓恢复本来面目。语出《庄子·大宗师》:“庸讵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补我劓,使我乘成以随先生邪?”

成语出处:语出《庄子·大宗师》:“庸讵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补我劓,使我乘成以随先生邪?”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捄剠醫劓

英文翻译:To save Tsing and Yizhe

救黥医劓的意思

救:1.援助使脱离灾难或危险:救命。挽救。营救。搭救。抢救。一定要把他救出来。2.援助人、物使免于(灾难、危险):救亡。救荒。救灾。救急。

黥:1.在脸上刺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古代用作刑罚,后来也施于士兵,以防逃跑。2.在人体上刺上带颜色的文字、花纹或图形。

医:1.医生:军医。牙医。延医诊治。2.医学:中医。西医。医科。他是学医的。3.医治:医术。他把我的病医好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是根本办法。4.姓。

劓:古代一种割掉鼻子的酷刑。

成语评论

救黥医劓”这个成语听起来有点奇怪,对吧?黥是古代在脸上刺字的刑罚,劓是割掉鼻子,字面意思是“治好刺青、修复鼻子”,但实际用来比喻“掩盖错误或缺陷,反而弄巧成拙”。比如有人为了掩盖撒谎的事实,编造更多谎言,结果漏洞百出——这就是典型的“救黥医劓”。

可能有人会问:既然掩盖问题会变得更糟,为什么人还是会这么做呢?其实这背后藏着一种心理:害怕面对后果。比如同事搞砸了项目,却偷偷修改数据假装一切正常,结果公司发现后损失更大。这种行为虽然能暂时逃避压力,但就像用胶带粘裂缝的杯子,终究会漏水。

生活中其实有很多“反例”值得学习。比如某品牌手机电池出问题,主动召回并免费维修,反而赢得用户信任。这就像成语的反向操作——不掩饰错误,而是直面问题。这时候问题本身反而成了建立信任的机会。

有人可能会疑惑:难道所有错误都不能补救吗?当然不是!关键在于“补救方式”。真正的修正应该像修复古董瓷器:用金漆填补裂缝,既承认残缺又赋予新价值。而“救黥医劓”式的处理,则是试图把破碗刷漆假装全新,反而让人更易识破。

在我看来,现代社会尤其需要警惕这种心态。比如在社交媒体上,有人为了维持“完美人设”过度修图、编造经历,结果被戳穿时加倍尴尬。其实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就像树木接受自然生长的疤痕,反而能活得更舒展。毕竟,真正的成长从来不是掩盖过去,而是带着痕迹继续向前。

下次遇到问题时,不妨先问自己:这是在“修复”还是在“遮掩”?就像处理划痕的木质家具,打磨上蜡比贴墙纸遮盖更持久。与其费心藏起过去的错误,不如把它们变成未来道路的路标,提醒自己走得更稳当。

"救黥医劓"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