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duàn jī huà zhōu] |
注音 | ㄉㄨㄢˋ ㄐㄧ ㄏㄨㄚˋ ㄓㄡ |
繁体 | 断虀画粥 |
是否常用 | 否 |
断虀画粥 duàn jī huà zhōu ㄉㄨㄢˋ ㄐㄧ ㄏㄨㄚˋ ㄓㄡ
宋代名臣范仲淹少时家境贫苦,在长白山僧舍读书,每天以二升粟煮粥,过夜凝结后,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食二块,再切一些腌菜佐食。典出《五朝名臣言行录.卷七之二.参政范文正公》。后用以形容不畏艰苦,刻苦勤学。
如:「现在学生太不用功了!应该学学范仲淹断虀画粥的精神。」
【解释】形容贫苦力学。典出《五朝名臣言行录·参政范文正公》“公生二岁而孤”原注引 宋 魏泰 《东轩笔录》:“公( 范仲淹 )少与 刘某 上 长白 僧舍修学,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虀数十茎,……入少盐,煖而啗之。如此者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