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ī jīn jié lí
成语解释:本指古代女子出嫁,母亲将五彩丝绳和佩巾结于其身。后比喻父母对子女的教训。
成语出处:语出《诗 豳风 东山》:“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又《仪礼 士昏礼》:“母施衿结帨,曰:‘勉之敬之。夙夜毋违宫事。’”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施衿結褵
英文翻译:Give Jin to get married
施:1.施行2.;施展:实施。措施。施工。无计可施。3.给予:施礼。施压力。4.施舍:施诊。施与。5.在物体上加某种东西:施粉(搽粉)。施化肥。6.姓。
衿:1.衣襟。2.同“(jīn)”。
结:[jié]1.在条状物上打疙瘩或用这种方式制成物品:结绳。结网。结彩。2.条状物打成的疙瘩:打结。活结。死结。蝴蝶结。3.发生某种关系;结合:结仇。结社。结为夫妻。4.凝聚;凝结:结晶。湖面结了一层冰。5.结束;了结:结账。归根结底。你不理他不就结了吗?6.旧时保证负责的字据:保结。具结。7.姓。[jiē]长出(果实或种子):树上结了不少苹果。这种花结子儿不结?。园地里的南瓜、豆荚结得又大又多。
褵:“缡”的异体字。
“施衿结褵”这个成语,听起来像是古代婚礼上的某个步骤?没错!它原本描述的是女儿出嫁时,母亲为她系上衣带(衿)和佩巾(褵),并叮嘱婚后生活的场景。比如:“婚礼前夜,张夫人一边为女儿施衿结褵,一边轻声说着‘持家要勤勉’的体己话。”这种画面感是不是像极了现代父母在孩子离家前的唠叨?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今天的亲子关系有什么关系呢?其实,这个成语的核心是“用行动传递价值观”。比如现代妈妈教孩子系鞋带时说:“你看,系紧一点才不会摔倒。”虽然不穿古装了,但父母通过小事传递经验的逻辑从未改变。
我观察到一个有趣现象:在智能手表能计步、APP能记账的今天,仍有家长坚持手把手教孩子存零钱。这何尝不是数字时代的“施衿结褵”?看似老套的方式里,藏着比转账红包更暖的温度。
有个问题值得思考:为什么有些传统仪式能跨越千年?或许因为它们把抽象的爱变得可触摸。就像成语中的衣带和佩巾,现代父母给孩子准备的开学文具、工作后的第一套正装,都在重复着同样的情感密码——用具体物件承载无形期许。
最近遇到个案例:00后小赵创业时,父亲送了支老钢笔。这支笔陪他签下第一份合同,就像古时母亲系的衣带,看似普通却充满象征意义。这让我想到,家庭教育从来不是宏大的理论,而藏在生活的针脚里。
时代在变,但有些东西始终新鲜。当年轻父母在直播间学习育儿经时,不妨也想想“施衿结褵”的智慧——重要的不是复刻古代仪式,而是找到属于这个时代的“衣带佩巾”,让关爱以恰如其分的方式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