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ūn
  • xià
  • qiū
  • dōng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chūn xià qiū dōng

成语解释:指四季或一年

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8回:“只见绿一团,红一簇,也不分春夏秋冬,万卉千花,尽皆铺缀。”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时间

繁体字形:春夏秋冬

英文翻译:spring, summer, autumn and winter

春夏秋冬的意思

春:1.春季:春景。温暖如春。2.指一年的时间:一卧东山三十春。3.指男女情欲:怀春。春心。4.比喻生机:妙手回春。5.姓。

夏:1.夏季,一年的第二季,大体是农历四月至六月。2.指中国:华夏。3.朝代名。1.(约前2070—约前1600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相传为夏后氏部落联盟首领禹所建立。曾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阳翟(今河南禹县)等地。传到桀,为商汤所灭。2.十六国之一(407—431)。匈奴族赫连勃勃建立。建都统万城(今陕西靖边东北)。为吐谷浑所灭。3.(1032—1227)。北宋时党项族李元昊(hào)在中国西北地区建立。建都兴庆(今宁夏银川),史称西夏。为蒙古所灭。

秋:1.秋季:深秋。秋风。秋雨。秋高气爽。2.庄稼成熟或成熟时节:麦秋。大秋。3.指一年的时间:千秋万岁。一日不见,如隔三秋。4.指某个时期(多指不好的):多事之秋。危急存亡之秋。5.姓。6.见〖秋千〗。

冬:1.冬季:隆冬。冬耕。冬眠。在北京住了两冬。2.(Dōng)姓。3.同“”。

成语评论

哟,说到春夏秋冬的成语啊,你可能会问:这些成语到底和季节有啥关系呢?咱先拿春天举个栗子。比如“春暖花开”不光形容温度回升,更暗示着新机会的到来。老板要是说“公司今年要春暖花开”,八成是要发奖金啦!再比如“雨后春笋”,这词儿用来说短视频平台上的新账号,简直不能更贴切——冒出来的速度比野草还快。

夏天最火的成语非“烈日炎炎”莫属,但你知道吗?这词儿在职场里能变出花样来。比如同事抱怨工作强度大,你可以打趣:“咱们这加班热度,简直比三伏天的柏油马路还烫脚!”再比如“汗流浃背”这个老词儿,现在年轻人改造成了“空调续命失败现场”,是不是瞬间画面感拉满?

说到秋天,总绕不开“硕果累累”。不过这个成语用在新手身上特别有意思。比如实习生三个月搞定三个项目,组长来句“你这成长速度,跟秋天的苹果树似的,挂满枝头还往下掉”,既有夸奖又有幽默。而“落叶知秋”这种文绉绉的说法,现在常被用来调侃那些总爱提前预测行业风向的专家——就跟看掉两片叶子就说要入冬似的。

冬天成语自带反差萌属性。像“寒冬腊月”听着冷飕飕,但用在游戏圈就变成“这赛季排位简直是寒冬腊月,十连败冻得手都僵了”。我倒是觉得“瑞雪兆丰年”特别适合创业者,别看现在烧钱像下雪,保不齐明年就能丰收呢。个人观点啊,冬天的成语最有哲学味,毕竟没经历过彻骨寒,哪懂什么叫“梅花香自苦寒来”?

你发现没?这些成语就像调色盘,给平淡的对话加料。下次朋友说项目黄了,别光说“凉凉”,改成“咱这是要给秋后的蚂蚱准备越冬粮啊”,既有文化又透着股不服输的劲。说到底,成语这玩意儿就像老坛酸菜,越陈越有味道,关键看你会不会拿来炒新菜。

春夏秋冬的造句

  1. 造句 这时很难描绘他的脸色,瞬息之间,他那脸上就度过了春夏秋冬,经过了风霜雨露。
  2. 造句 拼一个春夏秋冬,换一生无怨无悔。
  3. 造句 春夏秋冬,是季节的变换。在我看来,它却代表着我生命的消逝,那段无痕青春的消逝……
  4. 造句 悉数春夏秋冬,就五月最美,四月绵雨把五月的天洗得剔透,天空没有尘埃,蔚蓝,多情的四月离去而让我独爱五月的炙热,瘦红肥绿的山川,恰到点精之妙处。
  5. 造句 “包子爷爷”七十多了,但身体很好,无论春夏秋冬的哪一天他都出来卖包子。
  6. 造句 “鹧鸪应”山势雄峻峰峦秀美古藤缠绕曲径通幽,它的春夏秋冬都是那么迷人,总是让我们流连忘返。
  7. 造句 拼一年春夏秋冬,搏一生无怨无悔。
  8. 造句 讲台上,寒来暑往,春夏秋冬,撒下心血点点;花园里,扶残助弱,风霜雨雪,育出新蕊亭亭。
  9. 造句 春夏秋冬四季,村庄依然很美,一点也没有变,河水依然很清、天空依然很广阔空气依然很清新、云依然那么淡、草地依然那么绿、花儿依然那么美、鱼儿依然是那么的自由。
  10. 造句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有规可循。但我渐渐发现,我爱春胜过夏冬。

"春夏秋冬"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