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kū zhī bài yè
成语解释:败:衰败。干枯的树枝,衰败的花叶。形容荒凉、破坏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余韵》:“鸽翎蝠粪满堂抛,枯枝败叶当阶罩。”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枯枝敗葉
英文翻译:dead twigs and withered leaves
枯:1.(植物等)失去水分:枯萎。枯槁。枯草。枯骨。2.(井、河流等)变得没有水:枯井。海枯石烂。3.肌肉干瘪:枯瘦。4.没有生趣;枯燥:枯坐。5.芝麻、大豆、油茶等榨油后的渣滓:菜枯。茶枯。麻枯。6.姓。
枝:[zhī]1.由植物主干上分出来的茎条:树枝。枝干(gàn)。竹枝。节外生枝。枝柯。枝节(a.由一件事生发的其他问题;b.细碎的,不重要的)。2.量词,指杆形的:一枝铅笔。3.古同“支”,支持,分支。[qí]古同“歧”,岔。
败:1.在战争或竞赛中失败(跟“胜”相对):战败国。立于不败之地。甲队以二比三败于乙队。2.使失败;打败(敌人或对手):大败侵略军。3.(事情)失败(跟“成”相对):功败垂成。不计成败。4.毁坏;搞坏(事情):身败名裂。伤风败俗。成事不足,败事有余。5.解除;消除:败毒。败火。6.破旧;腐烂:败絮。败肉。7.凋谢;枯萎:败叶。塘里的荷花都败了。8.败落:好好的一个家败在他手里了。9.使败落:败家。
叶:[yè]1.叶子,植物的营养器官之一:树叶。复叶。2.某些像叶子的薄片:铜叶。扇叶。3.同“页”。4.较长时期的某一段:20世纪中叶。[xié]和洽。常指声音的调谐:叶声。叶韵。
“枯枝败叶”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干枯的树枝和腐烂的叶子,常用来比喻失去生命力的事物或衰败的景象。比如:“这座老宅的院子里堆满了枯枝败叶,仿佛时间在这里凝固了。”这时候读者可能会问:为什么用这个成语?其实它不仅能描述自然现象,更暗含了“需要清理旧事物才能迎接新生”的潜台词。
再举一个例子:“会议上,他提出的方案被领导称为‘枯枝败叶’,建议团队重新思考创新方向。”这里突然出现疑问:用成语批评方案是否合适?其实成语在这里起到委婉表达的作用,既点明了方案缺乏新意,又避免了直接否定带来的尴尬。
有个有趣的现象——这个成语常被用在转折语境中。比如:“虽然公司过去的管理方式已成枯枝败叶,但新CEO的到来就像春风,让整个团队焕发活力。”这时候核心问题浮现:为什么人们总用自然现象比喻组织变革?因为植物枯荣的意象能让抽象概念变得具象,更容易引发共鸣。
在个人观察中,这个成语的运用场景正在扩展。有次听到菜市场摊主说:“这些蔫掉的青菜就像枯枝败叶,得赶紧处理掉才能摆新鲜货。”可见普通百姓也在活用成语,说明语言的生命力恰恰在于这种接地气的创造性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过度使用任何成语都可能适得其反。曾见学生作文写道:“我的数学公式像枯枝败叶,英语单词如行云流水。”这种强行对比反而暴露了表达能力的局限。好的语言运用应该像修剪树木——既要有清理旧物的勇气,也要保留让新芽生长的空间。
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枯枝败叶”时,或许可以换个视角:去年秋天的落叶,正在为今年的春花提供养料。这大概就是汉语成语的魅力——简单的四个字,藏着循环往复的生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