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liǔ duǒ huā jiāo
成语解释:柳丝柔垂,花朵娇妍。比喻女子貌美。
成语出处:清 嬴宗季女《六月霜 负笈》:“身本是,柳亸花娇一女娃;身本是,翠绕珠围一宦家。”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桺亸蘤嬌
英文翻译:Liu jiahuajiao
柳:1.落叶乔木或灌木。种类很多。有垂柳、旱柳、杞柳等。叶狭长,种子有毛。枝条柔韧,可供编织。2.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亸:下垂:钗横鬓亸。
花:1.种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由花瓣、花萼、花托、花蕊组成,有各种颜色,有的长得很艳丽,有香味:一朵花儿。2.可供观赏的植物:花木。花盆儿。花儿匠。种花儿。3.(花儿)形状像花朵的东西:灯花儿。火花。雪花儿。4.烟火的一种,以黑色火药加其他化学物质制成,在夜间燃放,能喷出许多火花,供人观赏:花炮。礼花。放花。5.花纹:白地蓝花儿。这被面花儿太密。6.颜色或种类错杂的:花白。花猫。花花绿绿。7.(眼睛)模糊迷乱:眼花。昏花。8.衣服磨损或要破没破的样子:袖子都磨花了。9.用来迷惑人的;不真实或不真诚的:花招儿。花账。花言巧语。10.姓。11.用;耗费:花费。花钱。花时间。该花的花,该省的省。
娇:1.(女子、小孩儿、花朵等)柔嫩、美丽可爱:娇娆。嫩红娇绿。2.娇气:才走几里地,就说腿酸,未免太娇了。3.过度爱护:娇生惯养。别把孩子娇坏了。
“柳亸花娇”这个成语,乍一听可能让人联想到江南水乡的春日风光。比如:“湖边的垂柳随风轻摆,桃花开得正艳,远远望去,真是一派柳亸花娇的景象。”这里的“柳亸”形容柳枝柔美下垂,“花娇”则描绘花朵娇艳动人,合在一起传递出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意境。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成语只能用来形容自然景色吗?”其实不然。比如在小说中描写人物时,可以这样用:“她穿着一袭淡绿长裙,步履轻盈,仿佛柳亸花娇化作了人形。”这种用法将自然界的柔美与人物气质结合,既保留了成语的古典韵味,又赋予其更丰富的表达空间。
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这类偏文言的成语在现代语境中依然有价值?个人认为,它们就像语言中的“调味料”——虽然日常对话中不常使用,但在文学作品、艺术评论等场景下,恰当运用能瞬间提升表达的质感。比如描述传统戏曲表演:“青衣演员的水袖轻扬,身段如柳亸花娇般动人”,这样的表述比平铺直叙更有画面感。
可能还有人疑惑:“成语会不会随着时代变化产生新用法?”观察近年来的网络文学创作,确实能看到创新尝试。例如有作者写道:“这座科技园区将现代建筑与生态景观完美融合,玻璃幕墙映着摇曳的绿植,竟是别样的柳亸花娇。”这种突破传统语境的大胆嫁接,既考验作者的文字功底,也为成语注入新鲜活力。
从语言发展的角度看,每个成语都像块活化石,记录着特定时代的审美情趣。柳亸花娇所承载的婉约之美,在今天这个推崇多元审美的时代,既可以成为连接古今的文化纽带,也可能激发新的创作灵感。关键在于使用者是否能在保持其核心意境的同时,找到与现代生活的共鸣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