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qì xī yǎn yǎn
成语解释:气息:呼吸时出入的气;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形容呼吸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
成语出处:晋 李密《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主谓式;作谓语、补语;含贬义
繁体字形:氣息奄奄
英文翻译:One's breathing is barely perceptible.
气:1.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气体。2.呼吸: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3.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气候。气温。气象。4.鼻子闻到的味:气味。臭气。5.人的精神状态: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6.怒,或使人发怒: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忍气吞声。7.欺压:受气。8.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气功。气血。气虚。9.中医指某种症象:痰气。湿气。10.景象: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息:1.呼吸时进出的气:喘息。鼻息。一息尚存,此志不懈。2.消息:信息。3.停止:息怒。息兵。自强不息。偃旗息鼓。生命不息,战斗不止。4.休息:歇息。作息时间表。5.滋生;繁殖:蕃息。生息。6.利钱;利息:年息。月息。还本付息。7.指子女:子息。8.姓。
奄:[yǎn]1.覆盖:奄有天下。2.忽然,突然:奄弃(忽然抛弃)。奄忽(忽然,如“奄奄如神”)。奄然。3.气息微弱:奄奄一息。[yān]1.古同“阉”,指宦官。2.古同“淹”,停留,久留。
奄:[yǎn]1.覆盖:奄有天下。2.忽然,突然:奄弃(忽然抛弃)。奄忽(忽然,如“奄奄如神”)。奄然。3.气息微弱:奄奄一息。[yān]1.古同“阉”,指宦官。2.古同“淹”,停留,久留。
说到“气息奄奄”这个成语,很多人会联想到生命垂危的场景。比如:“老人躺在病床上,面色苍白,呼吸微弱,整个人显得气息奄奄。”这里的“气息奄奄”生动描绘了体力衰竭、生命即将终结的状态。但问题来了——这个成语只能用来形容人吗?
当然不是!比如描述一家经营不善的企业,可以说:“这家公司连续亏损三年,现金流断裂,如今已是气息奄奄,员工都在另谋出路。”这时的“气息奄奄”就变成了对事物衰败状态的比喻。通过这两个例子能发现,这个成语既能写实描绘生命体征,也能抽象描述事物颓势,关键要看语境如何搭建。
有人可能会问:用“气息奄奄”会不会显得太沉重?其实未必。我曾在医院见过这样的场景:昏迷多日的患者突然睁开眼睛,家属激动地说“前几天还气息奄奄的,现在总算有希望了”。这句话里的成语既准确描述了病危状态,又暗含了转机的可能,反而传递出乐观的潜台词。语言的魅力往往在于使用者的巧思。
从个人观察来看,现代人使用这类成语时容易出现两个极端:要么生搬硬套,要么敬而远之。有次听到年轻人形容熬夜后的自己“像条气息奄奄的咸鱼”,这种自嘲式用法既保留成语的传神,又增添了时代气息。可见传统词汇的生命力,在于能否融入新的表达场景。
理解成语就像解锁文化密码,既要懂其本义,也要会灵活运用。当看到“枯黄的树叶在寒风中气息奄奄地抖动”这样的描写时,我们不仅能想象画面,更能体会文字背后的情感层次。下次遇到类似表达,不妨多问自己:这个成语在此处是字面意思还是隐喻?作者想传递怎样的情绪?这样的思考会让语言学习变得更有趣味。
值得留意的是,随着网络用语盛行,“气息奄奄”这类成语的使用频率在降低。但就像老物件经得起岁月打磨,精准的成语运用能让文字瞬间立体。试着在合适的场合使用它,或许会发现传统表达与现代生活的奇妙共鸣。毕竟,语言始终是活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让它保持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