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ěng
  • shuǐ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pō lěng shuǐ

成语解释:比喻挫伤别人的热情或兴致。

成语出处:毛泽东《反对党内的资产阶级思想》:“不要禁止,出于群众热情,也不泼冷水。”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宾语;指挫伤别人的热情

繁体字形:潑冷水

英文翻译:pour cold water on

泼冷水的意思

泼:1.用力把液体向外倒或向外洒,使散开:扫地时,泼一点水,免得尘土飞扬。2.蛮横不讲理:撒泼。3.有魄力;有生气;有活力:他做事很泼。大伙儿干得真泼。

冷:1.温度低;感觉温度低(跟“热”相对):冷水。现在还不算冷,雪后才冷呢。你冷不冷?2.使冷(多指食物):太烫了,冷一下再吃。3.不热情;不温和:冷面孔。冷言冷语。冷冷地说了声“好吧”。4.寂静;不热闹:冷落。冷清清。5.生僻;少见的:冷僻。冷字。6.不受欢迎的;没人过问的:冷货。冷门。7.乘人不备的;暗中的;突然的:冷箭。冷枪。冷不防。8.比喻灰心或失望:心灰意冷。看到他严厉的目光,我的心冷了半截。9.姓。

水:1.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化学式H2O。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101325帕)下,冰点0℃,沸点100℃,4℃时密度最大,为1克/毫升。2.河流:汉水。淮水。3.指江、河、湖、海、洋:水陆交通。水旱码头。水上人家。4.(水儿)稀的汁:墨水。药水。甘蔗的水儿很甜。5.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贴水。汇水。外水。6.用于洗衣物等的次数:这衣裳洗几水也不变色。7.姓。

成语评论

泼冷水”这个成语,到底该怎么用?比如同事兴致勃勃提出一个创意方案,你却来一句:“这想法成本太高,根本实现不了。”这就是典型的“泼冷水”——用否定或质疑浇灭对方的热情。但为什么人们会这么做呢?

有人可能会问:“泼冷水一定是坏事吗?”其实要看场景。比如朋友炒股赚了点钱就想辞职全职投资,这时候提醒“市场波动大,别太冲动”反而是负责任的表现。这里的“冷水”不是打击,而是帮人看清风险,避免头脑发热。

记得去年团队做新产品策划时,实习生小王提出在App里加养电子宠物的功能。组长当时就说:“这和我们的用户画像不匹配。”结果市场部调研发现,35岁以上用户占比确实超过60%。这个例子说明,关键不在于是否泼冷水,而在于泼的是不是时候、有没有依据

有趣的是,我发现职场新人更容易被泼冷水。上周刚毕业的小李在周会上说要做直播带货,主管立刻列举了团队缺乏设备、经验等困难。但换个角度看,这其实给了新人学习机会——如果能把主管的质疑转化为具体解决方案,反而能快速成长。

有人可能会困惑:“怎么区分建设性意见和单纯打击人?”有个简单方法:看对方说完后是否给建议。比如“这个方案行不通”是泼冷水,“方案需要调整,我们可以试试用户分层测试”就是有价值的反馈。毕竟,冷水要泼得让人清醒,而不是心凉

说到个人体会,我倒觉得现代职场需要更多“温水式沟通”。就像上周我写策划案太亢奋,前辈没有直接否定,而是说:“创意很新颖,如果加上竞品分析就更完整了。”这种方式既保留了积极性,又引导了改进方向,比生硬泼冷水有效得多。

下次遇到想泼冷水的场合,不妨先问自己三个问题:对方需要的是建议还是鼓励?我的观点有数据支撑吗?能不能换种更温暖的表达方式?毕竟,让人清醒的方式不只有冷水,有时一杯温茶也能提神

观察发现,越是成熟的团队,越擅长把“冷水”转化成燃料。就像上次看到科技公司的项目复盘会,CTO直接说:“这个功能用户留存率比预期低40%。”但紧接着产品经理就拿出AB测试方案。这种直面问题又积极行动的氛围,反而比虚假的“好好好”更有生命力。

或许未来的职场文化会发生变化。当“理性讨论”取代“要么吹捧要么打击”,当“建设性质疑”替代“为否定而否定”,所谓的“泼冷水”可能会进化成更健康的沟通方式。毕竟,真正的协作不是互相浇灭火花,而是让不同的火焰燃烧得更明亮

泼冷水的造句

  1. 造句 我们应鼓励支持他完成试验,而不是一味地泼冷水。
  2. 造句 我们不能为他对班集体的热忱泼冷水。
  3. 造句 他总是对别人的努力泼冷水说冷话,让他自己去做他又不做。
  4. 造句 亨利的父亲对他上大学的打算泼冷水.
  5. 造句 不要给这个想法泼冷水,它可能就是我们所需要的。
  6. 造句 我们不能给他们的热情泼冷水.
  7. 造句 但给创造性泼冷水将非常可怕.
  8. 造句 董事长对我们筹集资金的所有建议都泼冷水。
  9. 造句 我们打算开个花店,可是父亲却给我们泼冷水。
  10. 造句 别让你的亲戚来给你的乐观态度泼冷水.

"泼冷水"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