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jīn jīn lè dào
成语解释:津津:兴趣浓厚。乐道:乐于谈论。形容很有味地谈论感兴趣的事。
成语出处:清 钱学纶《语新》下卷:“风流贤宰,疾恶怜才,俱假文字为劝惩,邑人士咸津津乐道之。”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对有兴趣的事说个没完
繁体字形:津津樂道
英文翻译:indulge in elaborating on
津:1.渡口:要津。2.唾液;汗:津液。遍体生津。3.滋润;补贴:津贴。4.天津的简称。
津:1.渡口:要津。2.唾液;汗:津液。遍体生津。3.滋润;补贴:津贴。4.天津的简称。
乐:[lè]1.快乐:欢乐。乐事。乐不可支。心里乐得像开了花。2.乐于:乐此不疲。3.笑:他说了个笑话把大家逗乐了。4.姓(与Yuè不同姓)。[yuè]1.音乐:奏乐。乐器。2.姓(与Lè不同姓)。[yào]1.爱好,喜爱:知者~水,仁者~[lào]1.用于地名:~亭,在河北
道:1.道路:铁道。大道。人行道。羊肠小道。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道。下水道。黄河故道。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道合。头头是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道德:道义。5.技艺;技术:医道。茶道。花道。书道。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道。传道。卫道士。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道院。道士。道姑。老道。一僧一道。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道。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道儿,一条斜道儿。10.姓。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13.说:道白。能说会道。一语道破。14.用语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谢。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16.以为;认为:我道是谁呢,原来是你。
“津津乐道”这个词,听起来就让人觉得有趣——它到底用来形容什么呢?举个例子,朋友聚会时有人提起:“最近有个纪录片特别火,讲的是古代饮食文化,大家看了都津津乐道。”这里的“津津乐道”就像一盘色香味俱全的菜,让人忍不住想反复品味、主动分享。
有人可能会问:这个词只能用在轻松的话题里吗?当然不是。比如同事间讨论行业趋势:“新政策对环保行业影响深远,办公室里大家一聊到技术突破就津津乐道。”无论是严肃议题还是日常趣事,只要人们带着热情反复谈论,这个词就能派上用场。
再想想家庭场景:爷爷总爱说:“我们年轻时的露天电影啊,现在你们年轻人听了还津津乐道。”这句话藏着两代人的温度——老一辈用回忆串起时光,年轻人通过倾听触摸历史。这种跨越时间的共鸣,恰恰体现了语言的魅力。
为什么人们会对某些话题特别热衷?或许因为“津津乐道”的本质是情感共振。就像春天发现第一朵野花会拍照发朋友圈,遇到触动内心的事物时,分享欲会自然涌现。这种本能既拉近了人际关系,也让文化在交流中流动起来。
值得注意的是,过度使用可能适得其反。比如总对别人的私事“津津乐道”,就容易变成闲言碎语。这提醒我们:语言是工具,关键在于把握分寸。用对了地方,它能成为思想碰撞的火花;用偏了方向,也可能变成伤人的利刃。
观察生活中的“津津乐道”现象,会发现它像面镜子:既照见大众的关注焦点,也反映个体的价值取向。下次听到别人兴致勃勃讨论某事时,不妨多问一句“为什么”——答案里或许藏着时代密码,也可能让你重新认识眼前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