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nóng mò zhòng cǎi
成语解释:用浓重的墨汁和颜色来描绘。形容着力描写。
成语出处:柳建伟《英雄时代》第18章:“九八年,历史肯定会浓墨重彩记上一笔的。”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写作等
繁体字形:濃墨重彩
英文翻译:thick and heavy in colours
浓:1.液体或气体中所含的某种成分多;稠密(跟“淡”相对):浓墨。浓云。浓茶。浓眉。2.程度深:兴趣很浓。睡意正浓。3.姓。
墨:1.写字绘画的用品,是用煤烟或松烟等制成的黑色块状物,间或有用其他材料制成别种颜色的,也指用墨和水研出来的汁:一块墨。一锭墨。研墨。笔墨纸砚。墨太稠了。2.泛指写字、绘画或印刷用的某种颜料:墨水。油墨。3.借指写的字和画的画:墨宝。遗墨。4.比喻学问或读书识字的能力:胸无点墨。5.木工打直线用的墨线,借指规矩、准则:绳墨。矩墨。6.黑或近于黑的:墨菊。墨镜。7.贪污:贪墨。墨吏。8.古代的一种刑罚,刺面或额,染上黑色,作为标记。也叫黥。9.(Mò)指墨家。10.姓。11.指墨西哥:墨洋(墨西哥银圆)。
重:[zhòng]1.重量;分量:举重。这条鱼有几斤重?2.重量大;比重大(跟“轻”相对):体积相等时,铁比木头重。工作很重。脚步很重。话说得太重了。3.程度深:情意重。病势很重。重伤。4.重要:重地。重任。5.重视:敬重。尊重。看重。器重。为人所重。重男轻女是错误的。6.不轻率:自重。慎重。持重。7.姓。[chóng]1.重复:重出。书买重了。2.重新;再:重逢。旧地重游。重写一遍。3.层:云山万重。突破一重又一重的困难。4.使重叠在一起;摞:把两领席重在一起。5.姓。
彩:1.颜色:五彩。彩云。2.彩色的丝绸:剪彩。张灯结彩。3.称赞夸奖的欢呼声:喝彩。博得满堂彩。4.花样;精彩的成分:丰富多彩。5.赌博或某种游戏中给得胜者的东西:得彩。中彩。彩票。6.戏曲里表示特殊情景时所用的技术;魔术里用的手法:火彩。带彩。彩活。7.指负伤流的血:挂彩。彩号。8.姓。
提到"浓墨重彩",你会联想到什么?是书画作品中力透纸背的笔触,还是人生中那些值得铭记的重要时刻?这个成语原指绘画时用浓重的墨色和鲜艳的色彩描绘重点,现在常用来形容对重要事物的着重描写。
举个具体例子:作家在描写主角突破人生困境时,用三章篇幅详细刻画他的心理变化,这就是典型的"浓墨重彩"。这种手法能让读者感受到关键情节的分量,就像看电影时突然切换的慢镜头,提醒我们"注意,这里很重要"。
有人可能会问:生活中哪些场景适合用这个成语?比如婚礼上父母致辞时泛红的眼眶,历史课本里用整页篇幅记录的转折性战役,甚至是手机相册里标记星标的那组旅行照片。这些被特别强调的片段,都在无声地诠释着"浓墨重彩"的真谛。
但要注意,浓墨重彩不等于夸张渲染。就像化妆时眼线要顺着眼型勾勒,写作中的重点描写也要符合事物本质。某部电影为突出主角光环,让配角集体降智,这就成了用力过猛的败笔。真正的浓墨重彩,应该像交响乐中的定音鼓,既突出又不突兀。
在短视频充斥的今天,我反而更欣赏那些肯在重要事物上倾注心力的人。有位朋友坚持用钢笔手写家书,信纸上深浅不一的墨迹,恰似给亲情增添的郑重注脚。这种有选择地"浓墨重彩",或许正是对抗生活碎片化的良方。
下次准备做年终总结时,不妨先圈出三个最值得"浓墨重彩"的成就。你会发现,过滤掉琐碎日常后,真正重要的经历会像显影液中的相片,在记忆深处渐渐清晰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