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ēn jū jiǎn chū
成语解释:简:少。指人呆在家里;不常出门。
成语出处:唐 韩愈《送浮屠文畅师序》:“夫兽深居而简出,惧物之为己害也。”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不与人来往
繁体字形:深居簡出
英文翻译:live in the seclusion of one 's own home
深:1.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跟“浅”相对,2.—3.同):深耕。深山。这院子很深。4.深度:这里的河水只有三尺深。这间屋子宽一丈,深一丈四。5.深奥:由浅入深。这本书很深,初学的人不容易看懂。6.深刻;深入:深谈。影响很深。7.(感情)厚;(关系)密切:深情。两人的关系很深。8.(颜色)浓:深红。深绿。颜色太深。9.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深秋。夜已经很深了。10.很;十分:深知。深信。深恐。深表同情。深有此感。11.姓。
居:1.住:居民。分居。2.住的地方;住所:迁居。民居。故居。3.在(某种位置):居左。居首。4.当;任:居功。以专家自居。5.积蓄;存:居积。奇货可居。6.停留;固定:变动不居。岁月不居。7.用于某些商店的名称(多为饭馆):同和居。沙锅居。8.姓。
简:1.简单(跟“繁”相对):简便。简体。言简意赅。删繁就简。2.使简单;简化:精简。精兵简政。3.姓。4.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简札。简册。竹简。5.信件:书简。小简。6.选择(人才):简拔。简选。
出:1.从里面到外面(跟“进、入”相对):出来。出去。出门。出国。出院。2.来到:出席。出场。3.超出:出轨。出界。不出三年。4.往外拿:出钱。出布告。出题目。出主意。5.出产;产生:出煤。出木材。我们厂里出了不少劳动模范。6.发生:出问题。这事儿出在1962年。7.出版:这家出版社出了不少好书。8.发出;发泄:出芽儿。出汗。出天花。出气。9.引文、典故等见于某处:语出《老子》。10.显露:出名。出面。出头。出洋相。11.显得量多:机米做饭出饭。这面蒸馒头出数儿。12.支出:出纳。量入为出。13.跟“往”连用,表示向外:散会了,大家往出走。14.一本传奇中的一个大段落叫一出,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也叫一出:三出戏。15.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表示向外、显露或完成:看得出。看不出。拿出一张纸。跑出大门。看出问题。做出成绩。
“深居简出”这个词,字面意思是“住得隐蔽,很少出门”,但放到现代生活中,它更像是一种主动选择的生活方式。比如一位自由插画师,每天在家工作,买菜靠外卖,社交靠视频通话,连楼下的便利店都记不清他长什么样。这时候有人问:“这算不算逃避现实?”其实未必——对某些人来说,减少外界干扰反而能更专注地创作,就像冬天动物需要冬眠积蓄能量。
再来看古代的例子。唐代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辋川,二十年间写下大量山水诗。有人质疑:“远离朝堂是否浪费才华?”但恰恰是这种与世隔绝的状态,让他的诗句多了“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的纯粹。深居简出有时像给心灵开了静音模式,反倒能听见内心真正的声音。
现代职场中也有类似现象。某互联网公司高管突然辞去职务,搬去云南小镇开民宿。朋友不解:“奋斗半辈子就这么放弃?”但三年后他出版的随笔集里写道:“每天看着苍山云雾泡茶,比盯着报表时想明白更多事。”这种选择看似倒退,实则是用空间换思考的深度。
我个人觉得,深居简出不该被简单定义为“宅”或“懒”。就像手机有飞行模式,人生也需要定期断网。去年闭关写完书稿的那两个月,虽然没参加任何聚会,但完成了五年来最满意的作品。当然,这种状态就像吃火锅配的凉茶——偶尔为之提神醒脑,长期独处可能适得其反。
有个有趣的现象:疫情期间很多“被迫深居简出”的人,反而开发出新技能。北京胡同里的咖啡馆老板把生意转到线上,教起了手冲咖啡网课;纽约的芭蕾舞者通过直播开辟了新舞台。这让人思考:当我们说“不得不待在家里”时,是否忽略了环境限制催生的创造力?
最后想提醒的是,深居简出不等于自我封闭。认识位研究敦煌壁画的老学者,书房堆满古籍却每周固定和年轻学生视频交流。他说:“躲进小楼不是要把门焊死,而是为了开扇看得更远的窗。”这种有选择地保持距离,或许才是这个信息爆炸时代的生存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