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āng
huò
拼音 [tāng huò]
注音 ㄊㄤ ㄏㄨㄛˋ
繁体 汤镬
是否常用

湯鑊的意思

词语解释

  1. 湯鑊tāng huò

    基本解释

    汤镬 tānghuò

    (1) [boiling pot] 滚开的水锅或油锅

    当于汤煮之。——晋· 干宝《搜神记》

    (2) [boil sb. with boiling water] 专指用滚汤水煮人的酷刑

    臣请就汤镬。——《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蒙斧钺汤镬。——《汉书·李广苏建传》

    辞典解释

    汤镬  tāng huò  ㄊㄤ ㄏㄨㄛˋ  

    镬,无足之鼎。汤镬为一种古代烹人的刑具。
    《史记.卷八一.廉颇蔺相如传》:「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
    《汉书.卷五四.苏建传》:「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网络解释

  1. 汤镬

    汤镬,汉语词汇。

    拼音:tāng huò

    释义:1、煮着滚水的大锅。古代常作刑具,用来烹煮罪人。2、比喻痛苦的处境。

    死刑的一种,也作“烹”,是把人放过大鼎或大镬,用滚汤将人活活煮死的酷刑。

湯鑊的单字解释

  • [tāng]1.沸水;熱水。2.溫泉。3.指溫泉浴池。4.帶汁水的菜肴。5.指食物加水煮出的汁液。6.中藥湯劑。7.湯池,護城河。8.商朝的開國之君。又稱成湯、成唐、武湯、武王、天乙等。9.姓。[shāng]亦作“漡”。見“湯湯”。
  • 1.古代烹煮食物的大鍋。《周禮·天官·亨人》:“亨人掌共鼎鑊,以給水火之齊。”2.古代一種烹人的刑具。《史記·卷八十一·廉頗藺相如傳》:“臣知欺大王之罪當誅,臣請就湯鑊。”《南史·卷八十·賊臣傳·侯景傳》:“魏相高澄悉命先剝景妻子面皮,以大鐵鑊盛油煎。3.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