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ǔn
  • xuě
  • qiú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gǔn xuě qiú

成语解释:雪球在雪中滚动,越滚越大。比喻越活动越发展的事物

成语出处:刘玉民《骚动之秋》第三章:“咱们没那个胃口,但可以群策群力滚雪球。”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事物等

繁体字形:滚雪球

英文翻译:Snowball

滚雪球的意思

滚:1.滚动;翻转:荷叶上滚着亮晶晶的水珠儿。2.走开;离开(含斥责意):滚开。你给我滚!3.(液体)翻腾,特指受热沸腾:滚开的水。锅里水滚了。4.使滚动;使在滚动中沾上(东西):滚元宵。滚雪球。利滚利。5.同“”6.姓。

雪:1.空气中降落的白色结晶,多为六角形,是气温降低到0℃以下时,空气层中的水蒸气凝结而成的。2.颜色或光彩像雪的:雪白。雪亮。3.姓。4.洗掉(耻辱、仇恨、冤枉):雪耻。雪恨。昭雪。洗雪。

球:1.数学上指圆形的立体。从中心到表面各点距离都相等。2.某些体育用品或球类运动:足球。球赛。3.球形的东西:煤球。4.特指地球或星体:全球。月球。

成语评论

提到"滚雪球",你可能会想到小时候攥着雪球在雪地里推着跑的画面。但你知道吗?这个动作背后的原理,早就被用来形容那些越积累越强大的现象了。比如有人问:"为什么小王能在三年内从普通员工升到总监?"答案可能就是:"他像滚雪球一样,把每个项目经验都转化为下个项目的跳板。"

这时候你可能会想:到底什么是滚雪球的核心?简单说就是"积累产生加速度"。就像存钱时利滚利,知识积累到某个临界点后,理解新概念反而越来越容易。有个真实的例子:张阿姨退休后开始学国画,头三个月连握笔都抖,但坚持每天画三小时,五年后居然开了个人画展——这就是典型的知识雪球效应。

不过有个陷阱要注意:雪球可能往两个方向滚。去年我邻居老李炒股,赚了点钱就加大杠杆,结果遇到市场波动,亏损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这提醒我们:正向积累需要稳定的内核,就像真正的雪球必须有个结实的核心,否则半路就会散架。

有人可能会质疑:"现在行业变化这么快,滚雪球还管用吗?"观察发现,那些持续成长的人,都在做"动态滚雪球"。比如做自媒体的刘姐,最早写美妆教程,后来根据粉丝反馈加入穿搭内容,现在又开始做直播选品。她的雪球始终在调整形状,但积累人气的核心没变。

我个人觉得最妙的,是滚雪球过程中那种"渐入佳境"的体验。刚开始推雪球确实费力,但当直径超过某个数值后,重力反而会成为助力。就像背单词,前1000个要死记硬背,突破5000大关后,通过词根就能批量掌握新词汇。这种突破时刻,往往出现在持续行动的第21天到第90天之间。

下次看到别人突然"爆发式成长",别急着羡慕。蹲下来看看ta脚下的雪地是否湿润,手里的雪球是否紧实,说不定就能发现ta已经默默推了很久。毕竟在现实世界里,哪有凭空出现的巨大雪球?每个令人惊叹的成果,背后都是持续正确的发力轨迹。

滚雪球的造句

  1. 造句 冬天,我们开始堆雪人打雪仗,我们用手在地上滚雪球。我们分工明确,开始在这银白色的世界玩耍,终于,我们把雪人堆完了我们在雪人旁唱歌跳舞。冬天门前的草地是我们的雪园。
  2. 造句 人的成就好像滚雪球,把雪球滚大并不容易,很多人一辈子也没能聚合第一把雪。
  3. 造句 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找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
  4. 造句 搞学问就像滚雪球,越滚越大,不滚就化。
  5. 造句 我们学习要像滚雪球似的,日积月累,才能学有所成。
  6. 造句 放高利贷是滚雪球,连本带利,越滚越多.
  7. 造句 这又会加剧投资公众的疑惑,进而导致滚雪球式的后果.
  8. 造句 渐渐地,以滚雪球方式形成一个大群舞的主宰直到曲终.
  9. 造句 要求增设新学校而签名的人像滚雪球似的越来越多.
  10. 造句 大家飞快地找好雪堆,开始滚雪球。

"滚雪球"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