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mǎn qiāng rè chén
成语解释:忱:真实的心情。内心充满了热烈而真诚的感情。
成语出处:毛泽东《纪念白求恩》:“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用作褒义。多用于工作;待人方面。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繁体字形:滿腔熱忱
英文翻译:be full of
满:1.全部充实;达到容量的极点:会场里人都满了。装得太满了。2.使满:满上这一杯吧!3.达到一定期限:假期已满。不满一年。4.全;整个:满身油泥。满屋子的烟。5.完全:满不在乎。满有资格。6.满足:满意。心满意足。7.骄傲:自满。满招损,谦受益。8.姓。9.满族:满人。
腔:1.动物身体内部空的部分:口腔。鼻腔。胸腔。腹腔。满腔热血。2.(腔儿)话:开腔。答腔。3.乐曲的调子:高腔。花腔。昆腔。唱腔儿。唱走了腔儿。4.说话的腔调:京腔。山东腔。学生腔。5.用于宰杀过的羊(多见于早期白话):一腔羊。
热:1.物体内部分子不规则运动放出的一种能量。物质燃烧都能产生热。2.温度高;感觉温度高(跟“冷”相对):热水。趁热打铁。三伏天很热。3.使热;加热(多指食物):热一热饭。把菜汤热一下。4.生病引起的高体温:发热。退热。5.情意深厚:亲热。热爱。热心肠儿。6.形容非常羡慕或急切想得到:眼热。热衷。7.受很多人欢迎的:热货。热门儿。现在对外汉语教学很热。8.加在名词、动词或词组后,表示形成的某种热潮:足球热。旅游热。自学热。9.放射性强:热原子。10.姓。
忱:1.情意:热忱。谢忱。略表微忱。2.姓。
“满腔热忱”这个成语,听起来像是心里揣着一团火,但具体怎么用呢?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刚入职的小李,天天第一个到办公室整理资料,主动帮同事调试设备。别人问他图什么,他笑着搓搓手:“我就是觉得这事儿有意义。”这种发自内心的投入劲儿,就是“满腔热忱”的典型表现。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普通的工作热情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持续性。比如社区张阿姨义务教老人用智能手机,坚持了三年。雨季踩着积水上门教学,三伏天拎着绿豆汤挨家走访。这种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热忱,才是成语里“满腔”的分量——不是三分钟热度,而是像老火慢炖的汤,越熬越浓。
当代年轻人中也有鲜活案例。大学生创业团队“废油重生”,两年间跑遍三百多家餐饮店回收地沟油。被拒绝过89次,实验室爆炸过3次,但当他们做出第一块环保肥皂时,组长老王拍着实验台喊:“值了!”这种带着伤痕依然向前冲的状态,正是热忱最生动的注脚。
或许有人疑惑:“现实这么骨感,热忱不会被消磨吗?”我见过坚持最久的非遗传承人。老周做油纸伞48年,现在徒弟都转行送外卖了。问他为什么还在描金线,他捏着伞骨说:“哪天我不做了,孩子们只能在博物馆看伞了。”这种超越功利的热爱,让热忱变成了呼吸般的本能。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保持热忱确实像逆流划船。但观察那些眼里有光的人会发现:他们的秘密不是强迫自己坚持,而是像园丁观察植物生长那样,在每片新芽里找到惊喜。当我们把目光从“必须成功”转移到“过程有趣”,热忱反而会自然生长。
最后想说,热忱未必总要轰轰烈烈。楼下早点铺的夫妻,二十年如一日给环卫工留热豆浆;程序员小王利用周末给盲人开发语音游戏。这些细水长流的温暖,同样配得上“满腔热忱”四个字。毕竟,能持续发光的从来不是烟火,而是灯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