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dī lǐ dū lū
成语解释:形容大大小小的一串东西高低不齐地挂在一起,显得很累赘,不利落
成语出处: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状语;用于口语
繁体字形:滴裏嘟嚕
英文翻译:Dribble
滴:1.液体一点一点地向下落:滴水穿石。汗往下直滴。2.使液体一点一点地向下落:滴眼药。滴上几滴油。3.一点一点地向下落的液体:汗滴。水滴。4.用于滴下的液体的数量:一滴汗。两滴墨水。
里:[lǐ]1.(里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里儿。衣服里儿。这面是里儿,那面是面儿。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里屋。里圈。往里走。3.街坊:邻里。里弄。4.家乡:故里。乡里。5.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6.姓。7.长度单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li]1.里面;内部(跟“外”相对):手里。箱子里。话里有话。2.附在“这、那、哪”等字后边表示地点:这里。那里。头里。
嘟:1.形容喇叭等的声音:汽车喇叭嘟地响了一声。2.(嘴)向前突出;撅着:弟弟听说不让他去,气得嘟起了嘴。
噜:〔噜苏〕啰唆。苏(su)。
哎,大伙儿有没有遇到过那种“滴里嘟噜”的场景?比如老王家的小狗追着尾巴转圈,嘴里叼的铃铛晃得叮当响,那声音真叫一个滴里嘟噜!这时候你可能会问:“这词儿到底啥意思啊?”简单来说啊,它就是形容一连串杂乱又停不下来的动静,跟炒豆子似的噼里啪啦往外蹦。
话说上周社区搞垃圾分类,张大妈拎着三个塑料袋往回收站冲,里头的易拉罐哐啷哐啷响得那叫一个热闹。旁边志愿者小王挠着头嘀咕:“这滴里嘟噜的动静,不知道的还以为在打快板呢!”你瞧,用这个词是不是瞬间画面感就来了?说白了,它就像给耳朵装了个弹簧,能把琐碎的声响串成糖葫芦。
这时候可能有朋友要问了:“那和'噼里啪啦'有啥区别?”嘿,问得好!举个栗子啊,你拿手机刷短视频,突然弹出七八条消息提醒——这种让人头皮发麻的连续提示音,用“滴里嘟噜”可比“噼里啪啦”更带劲儿。毕竟噼里啪啦像放鞭炮,滴里嘟噜更像老妈念叨你穿秋裤时的连环攻击。
个人觉得这词儿特别适合形容现代生活里的碎片化场景。比方说早高峰地铁站,刷卡机的“滴滴”声、安检传送带的“隆隆”声、还有乘客们的聊天声混在一起,这不就是现实版的滴里嘟噜交响乐?要我说啊,学会这个词儿,以后描述生活琐事都能多几分俏皮劲儿。
最后给个小贴士:下次遇到熊孩子把乐高倒得满地滚,别光会说“乱七八糟”,试试来句“你这撒得滴里嘟噜的”,保证全家人都被你逗乐。语言嘛,就是要用得活色生香才带劲,您说是这个理儿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