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áng
拼音 [fà láng]
注音 ㄈㄚˋ ㄌㄤˊ
繁体 琺琅
是否常用

珐琅的意思

词语解释

  1. 珐琅fà láng

    基本解释

    珐琅 fàláng

    [enamel] 涂料名。又称“搪瓷”。用石英、长石、硝石和碳酸钠等加上铅和锡的氧化物烧制成,涂在铜质或银质器物上,经过烧制,能形成不同颜色的釉质表面

    辞典解释

网络解释

  1. 珐琅

    珐琅,又称“佛郎”“法蓝“”,其实又称景泰蓝,是一外来语的音译词。珐琅一词源于中国隋唐时古西域地名拂菻。当时东罗马帝国和西亚地中海沿岸诸地制造的搪瓷嵌釉工艺品称拂菻嵌或佛郎嵌、佛朗机,简化为拂菻。出现景泰蓝后转音为发蓝,后又为珐琅。1918~1956年,珐琅与搪瓷同义合用。1956年中国制订搪瓷制品标准,珐琅改定为珐琅,作为艺术搪瓷的同义词。

珐琅的单字解释

  • 〔珐琅〕覆盖于金属表面的不透明的玻璃质材料。用石英、长石、硼砂、纯碱烧制而成。具有防护和装饰作用。搪瓷、景泰蓝等都是珐琅制品。珐琅制品有时也简称珐琅。
  • 1.一种玉石。2.洁白。

珐琅的近义词

【珐琅】的常见问题

  1. 1. 牙质,齿质牙齿主要的钙质部分,在珐琅质下面,牙。

  2. 2. 牙齿主要的钙质部分,在珐琅质下面,牙髓周围,植根于牙床的管道内.

  3. 3. 优良的品质波兰黄铜浮雕与珐琅的色彩.

  4. 4. 我跌倒时门牙的珐琅质碰碎了.

  5. 5. 硼,来自硼砂和硼酸盐沉积,是玻璃制造,制陶,珐琅,农业化学,水柔软剂和医药品的基本成分。

  6. 6. 牙齿的外层有珐琅质及象牙质来保护牙髓。

  7. 7. 与珐琅相比,具有色彩丰富、亮丽,表现更为细腻等特点.

  8. 8. 如今,日本的七宝烧和西洋画珐琅中都能找到景泰蓝艺术的影迹。

  9. 9. 当河狸咀嚼时,后面柔软的牙质比前面坚硬的珐琅质,磨损速度要快得多。

  10. 10. 清宫珐琅彩瓷创造了彩瓷的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