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词典
首页
查询
lǐ
guǐ
shǐ
理
匦
使
拼音
[lǐ guǐ shǐ]
注音
ㄌㄧˇ ㄍㄨㄟˇ ㄕˇ
繁体
理匭使
是否常用
否
lǐ
guǐ
shǐ
基本信息
词语
理匦使
注音
ㄌㄧˇ ㄍㄨㄟˇ ㄕˇ
繁体
理匭使
是否常用
否
理匦使的意思
词语解释
理匦使
lǐ guǐ shǐ
基本解释
唐代于垂拱二年(一说垂拱元年)始于庙堂置匦(意见箱),收纳臣下意见书,以申天下之冤滞,达万人之情状。由御史中丞﹑侍御史﹑中书舍人等人为理匦使,负责处理其事。
辞典解释
网络解释
理匦使
理匦使是唐代的官名,唐睿宗垂拱二年(686年)开始有理匦使,该词见于《新唐书·百官志二》
理匦使
的单字解释
理
1.物质组织的条纹;纹理:木理。肌理。条理。2.道理;事理:合理。理屈。理当如此。3.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理科。数理化。4.管理;办理:处理。理财。当家理事。5.整理;使整齐:理发。理一理书籍。6.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表示意见(多用于否定式):路上碰见了,谁也没理谁。置之不理。7.姓。
理字的详细解释
匦
1.匣子:票匦。2.武则天时代专设鼓励民间“言政得失”和求职、自荐或伸冤的铜质意见箱。
匦字的详细解释
使
1.派遣;支使:使唤。使人去打听消息。2.使用:使拖拉机耕地。这支笔很好使。使上点肥料。3.让;叫;致使:办事使群众满意。加强质量管理,使产品合格率不断上升。4.假如。5.奉使命办事的人:使节。大使。公使。特使。学使(科举时代派到各省去主持考试的官员)。
使字的详细解释
"理匦使"的相关词语
优美
美好
美丽
精彩
优秀
卓越
出色
突出
优良
杰出
精良
绝妙
精美
珍贵
难得
宝贵
独特
特别
特殊
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