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án
  • méi
  • shuò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nán méi nǚ shuò

成语解释:妁:媒人。指男女媒人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七卷:“除非他女儿不要嫁人便罢休,不然少不得男媒女妁。”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媒人

繁体字形:男媒女妁

英文翻译:Male matchmaker and female match maker

男媒女妁的意思

男:1.男性。与“女”相对:男女平等。男演员。2.儿子:长(zhǎng)男。3.男爵,古代贵族五等爵位(公、侯、伯、子、男)中的最末一等。

媒:1.媒介:虫媒。传媒。2.说合婚姻的人:做媒。媒妁之言。

女:[nǚ]1.女性,女子,女人,妇女:女士。女工。男女平等。2.女儿:一儿一女。3.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rǔ]文言代词,你:女等。女将何往?

妁:旧指媒人:媒妁之言。

成语评论

提到“男媒女妁”这个词,大家可能觉得陌生。其实它和“媒妁之言”是同一类成语,特指古代婚姻中由第三方牵线搭桥的行为。举个真实场景:明朝小说《金瓶梅》里,西门庆想娶潘金莲,专门托付王婆当“女妁”,而男方家族则派出张四爷作为“男媒”,两人在茶馆里谈聘礼、议婚期,活脱脱就是古代婚介服务的现场直播。

为什么需要第三方介入婚姻? 过去男女直接接触机会少,媒人就像信息中转站。比如清代《红楼梦》里,贾母明知宝玉黛玉互生情愫,仍要安排周瑞家的当“女妁”去说亲,表面是走流程,实则考察家族态度。这种制度虽显繁琐,但在等级森严的社会里,确实能避免很多尴尬场面。

现代人可能觉得奇怪:自由恋爱不香吗?其实换个角度看,当代的相亲角、婚恋网站就是数字版“男媒女妁”。就像我朋友去年通过红娘介绍认识对象,双方家长先在微信群里“隔空议亲”,视频里讨论房子首付比例时,那种讨价还价的模样,和古人用算盘拨弄聘礼数目时的神态竟有七分相似。

有个有趣现象值得注意:越是经济发达地区,“男媒女妁”的现代化转型越彻底。江浙沪流行的“相亲经纪人”,不仅包办牵线搭桥,还提供形象改造、话术培训等增值服务。这让我想起苏州评弹里唱的“媒人嘴,蜜糖心”,古今媒人的核心技能其实都是信息整合与沟通艺术。

从社会学角度看,这类职业的存在印证了婚恋市场的永恒需求。就像现在年轻人常吐槽“找对象比找工作难”,当婚恋变成需要专业技能的领域时,具备资源和人脉的中间人自然就有存在价值。不过当代“男媒女妁”更注重隐私保护,某婚恋平台甚至开发了AI匹配系统,用算法代替了王婆的“隔窗相看”。

观察这些变化,我认为传统习俗的演变就像河流改道——形式在变,但解决婚配难题的本质需求从未消失。下次听说95后开始流行“父母代相亲”,不妨理解为数字时代的“媒妁新说”,毕竟无论是茶馆里的八仙桌,还是手机里的微信群,人们追求幸福的心意始终相通。

"男媒女妁"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