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ái sè kǒng bù
成语解释:白:惨白。指反动派残酷镇压人民的恐怖气氛。
成语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关于新文字》:“然而他们却深知道新文字对于劳苦大众有利,所以在弥漫着白色恐怖的地方,这新文字是一定要受摧残的。”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形容极其恐怖的气氛
繁体字形:白色恐怖
英文翻译:white terror
白:1.像霜或雪的颜色(跟“黑”相对)。2.光亮;明亮:东方发白。大天白日。3.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白。不白之冤。4.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的;空白:白卷。白饭。白开水。一穷二白。5.没有效果;徒然:白跑一趟。白费力气。6.无代价;无报偿:白吃。白给。白看戏。7.象征反动:白军。白区。8.指丧事:白事。9.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轻视或不满:白了他一眼。10.姓。11.(字音或字形)错误:写白字。把字念白了。12.说明;告诉;陈述:表白。辩白。告白。13.戏曲或歌剧中在唱词之外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道白。独白。对白。14.指地方话:苏白。15.白话:文白杂糅。半文半白。
色:[sè]1.颜色:红色。绿色。2.脸上的表情:喜形于色。色厉内荏。3.情景;景象:景色。荷塘月色。4.种类:各色货品。花色齐全。5.质量:成色。足色。6.情欲。7.妇女的美好容貌:姿色。色艺双绝。[shǎi]同“色(sè)”。用于一些口语词,如“落(lào)色”“捎(shào)色”等。
恐:1.害怕;畏惧:恐慌。惊恐。有恃无恐。诚惶诚恐。2.使害怕:恐吓。3.恐怕:恐难胜任。他不出席恐有原因。
怖:害怕:恐怖。阴森可怖。
哎哟,这“白色恐怖”到底是啥意思啊?说白了,它最早指的就是用暴力镇压搞出来的那种人心惶惶的局面。举个栗子:“老王说他爷爷那辈儿经历过白色恐怖时期,街上贴满告示抓人,邻居都不敢随便打招呼。”你品你细品,这词儿自带一股子压抑感对吧?
那有人要问了:“这和‘恐怖’有啥区别呢?”好问题!白色恐怖特指当权者搞的系统性镇压,比如:“公司突然宣布全员监控聊天记录,搞得像职场白色恐怖似的。”瞅见没?这里不光有害怕,还强调权力方的强势介入。
再来个接地气的例子:“班主任突击检查手机那天,班里简直成了小型白色恐怖现场。”这时候同学们慌得一批,但第二天该玩手机照样玩——所以说啊,这种高压手段往往治标不治本。
说到这儿,我倒觉得现代社会早就不兴这套了。你看现在年轻人敢说敢做,信息透明度也高了,哪还能搞旧时代那种封锁?不过话说回来,遇到啥事也别自己吓自己,保持清醒最重要。就像我老家邻居总说:“现在哪有什么白色恐怖,都是自己吓自己的绿色焦虑!”
最后唠句实在的:甭管遇到啥情况,记住三个字——别犯怵!当年那些真刀真枪的白色恐怖都成历史了,现在顶多是键盘侠制造的赛博紧张。咱们该吃吃该喝喝,遇事别往心里搁,这不比啥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