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bái xuě ái ái
成语解释:皑皑:洁白的样子,多用来形容霜雪。洁白的积雪银光耀眼。
成语出处:冰心《再寄小读者》:“白雪皑皑,山顶上悬着一钩淡黄色的新月。”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多用来形容霜雪
繁体字形:白雪皚皚
英文翻译:snow gleams white
白:1.像霜或雪的颜色(跟“黑”相对)。2.光亮;明亮:东方发白。大天白日。3.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白。不白之冤。4.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的;空白:白卷。白饭。白开水。一穷二白。5.没有效果;徒然:白跑一趟。白费力气。6.无代价;无报偿:白吃。白给。白看戏。7.象征反动:白军。白区。8.指丧事:白事。9.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轻视或不满:白了他一眼。10.姓。11.(字音或字形)错误:写白字。把字念白了。12.说明;告诉;陈述:表白。辩白。告白。13.戏曲或歌剧中在唱词之外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道白。独白。对白。14.指地方话:苏白。15.白话:文白杂糅。半文半白。
雪:1.空气中降落的白色结晶,多为六角形,是气温降低到0℃以下时,空气层中的水蒸气凝结而成的。2.颜色或光彩像雪的:雪白。雪亮。3.姓。4.洗掉(耻辱、仇恨、冤枉):雪耻。雪恨。昭雪。洗雪。
皑:〔皑皑〕形容洁白(多用于雪):白雪皑。
皑:〔皑皑〕形容洁白(多用于雪):白雪皑。
哎哟,说到"白雪皑皑"这个成语,大伙儿可别光想着下雪天啊!这词儿可是自带滤镜效果的,不信您往下瞧——
老张头次去长白山就赶上大雪,张嘴就来:"嚯!这山头跟盖了床白棉花被似的,真是白雪皑皑!"您别说,这比喻接地气得很。问题来了:这成语只能形容自然雪景吗?哪儿能啊!您瞅那冬奥会开幕式,冰立方在聚光灯下闪着银光,记者当场就夸:"这人工雪场造得跟白雪皑皑的童话世界似的。"
有意思的是,这成语还能当回忆滤镜使。我二婶每逢过年就念叨:"当年你二叔追我那会儿,大雪天捧着烤红薯在楼下等,白雪皑皑的巷子里就他个红围巾晃悠..."您看,这画面感蹭蹭的!
要我说啊,这成语最妙在自带温度。您想想,要是光说"下大雪",听着就冷飕飕的。可加上"皑皑"这俩字,立马透着股子纯净劲儿。就像昨儿个刷短视频,看见护林员拍的冬日森林,满屏雪白中窜出只红松鼠,配文"白雪皑皑中的小精灵",哎嘛,这意境绝了!
最后给大伙儿提个醒,用这成语可得看场合。您要夸姑娘皮肤白,说"肌肤胜雪"就得了,非要来句"白雪皑皑的脸蛋",那可真成冻猪肉了不是?所以说啊,好词儿也得用在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