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ái
  • liàng
  • chì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bái hè liàng chì

成语解释:太极拳的一个拳式,动作像站定的白鹤张开翅膀晾着

成语出处: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形容人的动作

繁体字形:白鶴晾翄

英文翻译:White crane airing wings

白鹤晾翅的意思

白:1.像霜或雪的颜色(跟“黑”相对)。2.光亮;明亮:东方发白。大天白日。3.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白。不白之冤。4.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的;空白:白卷。白饭。白开水。一穷二白。5.没有效果;徒然:白跑一趟。白费力气。6.无代价;无报偿:白吃。白给。白看戏。7.象征反动:白军。白区。8.指丧事:白事。9.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轻视或不满:白了他一眼。10.姓。11.(字音或字形)错误:写白字。把字念白了。12.说明;告诉;陈述:表白。辩白。告白。13.戏曲或歌剧中在唱词之外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道白。独白。对白。14.指地方话:苏白。15.白话:文白杂糅。半文半白。

鹤:鸟,头小颈长,嘴长而直,脚细长,后趾小,高于前三趾,羽毛白色或灰色,群居或双栖,常在河边或沼泽地带捕食鱼和昆虫。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丹顶鹤、白鹤、灰鹤等。

晾:1.把东西放在通风或阴凉的地方,使干燥:晾干菜。2.晒(东西):晾衣服。海滩上晾着渔网。3.撇在一边不理睬;冷落:他俩说个没完,把我晾在一边。4.同“”(liàng)。5.姓。

翅:1.昆虫的飞行器官,一般是两对,呈膜状,上面有翅脉,有的前翅变成角质或革质。通常又指鸟类等动物的飞行器官。通称翅膀。2.翅果向外伸出呈翅状的果皮。3.鱼翅:翅席。4.又同“”。

成语评论

哎,你听说过“白鹤晾翅”这个成语吗?乍一听可能会联想到武侠小说里的招式,但其实它是个挺有意思的比喻。比如有人工作能力特别强,但平时低调得很,直到关键时刻才露一手,这时候同事可能会说:“小王啊,你这真是‘白鹤晾翅’,平时不显山不露水,一出手就解决大问题!”你懂的,这种夸人方式既含蓄又有画面感。

等等,为啥要用“白鹤”来比喻呢?这里头其实有讲究。白鹤在中国文化里象征高洁和优雅,而“晾翅”的动作既有舒展的从容感,又不显得刻意张扬。说白了,这成语夸的是那种“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智慧。比如说,公司年会突然需要人救场主持,平时默默无闻的小李主动站出来,全程控场稳如泰山——这不就是活生生的“白鹤晾翅”吗?

不过啊,有人可能会问:“这和‘藏龙卧虎’有啥区别?”嘿,问得好!区别就在姿态上。“藏龙卧虎”偏重隐藏实力本身,而“白鹤晾翅”更强调展示时的从容美感。举个接地气的例子:邻居张大爷退休前是国画大师,社区办书画展时他随手画了幅水墨荷花,围观群众惊呼“高手在民间”,这就是典型的“晾翅”时刻——既显露了本事,又保持了谦和的风度。

依我看啊,现在这个时代尤其需要这种智慧。社交平台上满屏都是“求关注”的今天,能沉得住气、关键时刻靠真本事说话的人反而更难得。就像我那个做程序员的发小,平时朋友圈从不晒加班,但公司系统崩了的时候,他三下五除二就修复了漏洞。这种“晾翅”式的表现,可比天天自吹自擂有说服力多啦!

话说回来,用这成语也得看场合。要是同事刚做完项目汇报,你突然来句“你这白鹤晾翅真厉害”,可能会让人摸不着头脑。不过用在合适的场景里,比如庆功宴上夸项目经理“这次真是晾翅成功了”,既点出了他的功劳,又显得文雅不落俗套。你看,中文成语的妙处就在这儿——四个字能顶一篇小作文!

白鹤晾翅的造句

  1. 造句 对,对,使出白鹤晾翅扫到三人的是班副,要说咱们班副的白鹤晾翅,那可是炉火纯青浑然天成……
  2. 造句 吕晨忽地一个白鹤晾翅,张辽吓得菊花一紧,原地蹦了一下。
  3. 造句 瞎打一通,使到一个白鹤晾翅的招式时,陈大胜忽然感觉脑子里闪过一丝灵光,那是一种直觉,直觉这一招不该像刚才那么使。
  4. 造句 只听小杨涛一声低喝,不退反进,一招白鹤晾翅便将秋莲剑递向了那两件兵刃。
  5. 造句 说完,萧羽做了一个白鹤晾翅的招式动作。
  6. 造句 野马分鬃,白鹤晾翅,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倒卷肱,揽雀尾……
  7. 造句 虽然没能折断整个手腕,可还有下招呢,小柳使出一招白鹤晾翅,右手举起那只黑手,左臂又是一记横肘打进暴露出来的腋窝里,将光头的左手臂也给废掉了。
  8. 造句 苏阳却没有乘着这个机会拔剑刺他咽喉,依旧站在原地,冷冷的看着他把这个多余的白鹤晾翅架势使完。
  9. 造句 要知道前翻动作之后,人在空中没有依托的情况之下是很难保持稳定的身形的,但是黑发男青年却保持住了,还做了白鹤晾翅的动作。

"白鹤晾翅"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