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ào
  • chǐ 齿
  • zhū
  • chún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hào chǐ zhū chún

成语解释:皓:白色的样子;朱:红色。齿白唇红。形容女子容貌的娇美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2回:“打扮粉妆玉琢,皓齿朱唇。”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状语;多用于女性

繁体字形:皓齒朱脣

英文翻译:Red lips with white teeth

皓齿朱唇的意思

皓:1.白;洁白:皓首。明眸皓齿。2.明亮:皓月。3.姓。“暠”

齿:1.牙12.物体上齿形的部分:锯齿儿。梳齿儿。篦子缺了几个齿儿。3.带齿儿的:齿轮。4.并列;引为同类:齿列。不齿于人类。5.年龄:序齿。齿德俱尊。6.说到;提起:齿及。不足齿数(shǔ)。

朱:[zhū]1.红色:朱红。朱批。朱笔。朱文(印章上的阳文)。朱门(红漆大门,旧时指豪富人家)。2.矿物名:朱砂(无机化合物,中医用于镇静剂。亦称“辰砂”、“丹砂”)。朱墨。3.姓。[shú]〔朱提(shí)〕古地名。汉武帝时置县,治所在今云南省 昭通县境。后立为郡。

唇:人或某些动物口的周围的肌肉组织。通称嘴唇。

成语评论

皓齿朱唇”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洁白的牙齿和红润的嘴唇,常用来形容人的容貌美丽。比如:“她站在舞台上,皓齿朱唇、眉眼如画,一颦一笑都让人移不开眼。”这样的描述是不是很有画面感?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古人会用牙齿和嘴唇的颜色来定义美?”其实,这和传统审美观有关。在没有现代化妆技术的年代,牙齿是否整齐洁白、嘴唇是否自然红润,直接反映了健康状态和生活品质。例如:“古人认为皓齿朱唇不仅是容貌的标志,更是气血充盈、身体康健的象征。”

再举个现代的例子:“虽然她从不涂口红,但天生的皓齿朱唇让她的笑容格外有感染力。”这里想表达什么?或许是想说,自然的美比刻意修饰更打动人。这让我想到,当下的审美越来越多元化,健康自信的状态才是真正的“颜值加分项”。

有人疑惑:“这个成语只能用来夸女性吗?”当然不是!比如:“那位年轻医生戴着口罩,但摘下的一瞬间露出皓齿朱唇,阳光的气质让患者倍感亲切。”你看,性别和职业都不受限,只要符合“干净明亮”的特质,都能用这个词形容。

最后分享一个有趣的现象:我曾在博物馆看到唐代壁画中的仕女图,画师特意用朱砂点缀嘴唇、白粉描绘牙齿,这种跨越千年的“皓齿朱唇”审美,恰恰说明人们对生命力的赞美从未改变。或许,与其追求潮流,不如先照顾好自己——好好刷牙、保持微笑,谁说这不是一种经典的美呢?

皓齿朱唇的造句

  1. 造句 "皓齿朱唇"都是与优雅的美人相连,"黄渍板牙"只能使人想起邪恶和粗俗。难怪有人会以牙黑为借口抛弃女友。
  2. 造句 古人在形容女孩子漂亮时,总忘不了一句成语:皓齿朱唇。
  3. 造句 守城的士卒看这队人为首的龙眉凤目,皓齿朱唇,留三牙掩口短须,穿紫绣花袍、系玲珑玉带且踏金线抹绿皂朝靴,当下笑迷迷上前迎接:“柴大官人来了,快请进城!”。
  4. 造句 马上那人,生得龙眉凤目,皓齿朱唇,三牙掩口髭须,三十四五年纪。
  5. 造句 注视着叶小凝那蛾眉螓首,皓齿朱唇娇美的面容,江威平静的说道:你好,希望组长大人多多关照。
  6. 造句 心中对他立生敬意,便多看了几眼,见他眉清目朗,皓齿朱唇,颇是潇洒英俊,气宇轩昂,不由心中一动,脸上微微发热。
  7. 造句 聚光灯下的新雅美丽而清雅,月眉星眼,皓齿朱唇,一身神牧打扮,再配上高挑的极品身材,让然感觉圣洁而魅力十足。
  8. 造句 丰神异彩,晚景逍遥,眉清目朗,皓齿朱唇。
  9. 造句 蛾眉曼睩,皓齿朱唇,肌如白雪,腰若束素。
  10. 造句 那姑娘看着眼前这干柴烈火般充满炙热欲望的眼神,嫣然笑意浮上了皓齿朱唇,明眸左顾右盼,似若有所思,又心怀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