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hào chǐ zhū chún
成语解释:皓:白色的样子;朱:红色。齿白唇红。形容女子容貌的娇美
成语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2回:“打扮粉妆玉琢,皓齿朱唇。”
是否常用:一般成语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状语;多用于女性
繁体字形:皓齒朱脣
英文翻译:Red lips with white teeth
皓:1.白;洁白:皓首。明眸皓齿。2.明亮:皓月。3.姓。“暠”
齿:1.牙12.物体上齿形的部分:锯齿儿。梳齿儿。篦子缺了几个齿儿。3.带齿儿的:齿轮。4.并列;引为同类:齿列。不齿于人类。5.年龄:序齿。齿德俱尊。6.说到;提起:齿及。不足齿数(shǔ)。
朱:[zhū]1.红色:朱红。朱批。朱笔。朱文(印章上的阳文)。朱门(红漆大门,旧时指豪富人家)。2.矿物名:朱砂(无机化合物,中医用于镇静剂。亦称“辰砂”、“丹砂”)。朱墨。3.姓。[shú]〔朱提(shí)〕古地名。汉武帝时置县,治所在今云南省 昭通县境。后立为郡。
唇:人或某些动物口的周围的肌肉组织。通称嘴唇。
“皓齿朱唇”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洁白的牙齿和红润的嘴唇,常用来形容人的容貌美丽。比如:“她站在舞台上,皓齿朱唇、眉眼如画,一颦一笑都让人移不开眼。”这样的描述是不是很有画面感?
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古人会用牙齿和嘴唇的颜色来定义美?”其实,这和传统审美观有关。在没有现代化妆技术的年代,牙齿是否整齐洁白、嘴唇是否自然红润,直接反映了健康状态和生活品质。例如:“古人认为皓齿朱唇不仅是容貌的标志,更是气血充盈、身体康健的象征。”
再举个现代的例子:“虽然她从不涂口红,但天生的皓齿朱唇让她的笑容格外有感染力。”这里想表达什么?或许是想说,自然的美比刻意修饰更打动人。这让我想到,当下的审美越来越多元化,健康自信的状态才是真正的“颜值加分项”。
有人疑惑:“这个成语只能用来夸女性吗?”当然不是!比如:“那位年轻医生戴着口罩,但摘下的一瞬间露出皓齿朱唇,阳光的气质让患者倍感亲切。”你看,性别和职业都不受限,只要符合“干净明亮”的特质,都能用这个词形容。
最后分享一个有趣的现象:我曾在博物馆看到唐代壁画中的仕女图,画师特意用朱砂点缀嘴唇、白粉描绘牙齿,这种跨越千年的“皓齿朱唇”审美,恰恰说明人们对生命力的赞美从未改变。或许,与其追求潮流,不如先照顾好自己——好好刷牙、保持微笑,谁说这不是一种经典的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