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uē
  • zhōu

基本信息

成语拼音:pò fǔ quē zhōu

成语解释:《诗·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斧、斨,泛指兵器。后以“破斧缺斨”形容战争中必须付出的代价。

成语出处:《诗·豳风·破斧》:“既破我斧,又缺我斨。”

是否常用:

成语词性: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繁体字形:破斧缺斨

英文翻译:"Breaking the hatchet"

破斧缺斨的意思

破:1.完整的东西受到损伤变得不完整:手破了。纸戳破了。袜子破了一个洞。2.使损坏;使分裂;劈开:破釜沉舟。势如破竹。破开西瓜。3.整的换成零的:一元的票子破成两张五角的。4.突破;破除(规定、习惯、思想等):破格。破例。破记录。5.打败(敌人);打下(据点):攻破城池。大破敌军。6.花费:破钞。破费。破工夫。7.使真相露出;揭穿:说破。一语道破。案子已经破了。8.受过损伤的;破烂的:破衣服。房子很破了。9.讥讽东西或人不好(含厌恶意):谁看那破戏!

斧:1.斧子:板斧。2.古代一种兵器:斧钺。

缺:1.缺乏;短少:缺人。缺材料。庄稼缺肥缺水就长不好。2.残破;残缺:缺口。完满无缺。这本书缺了两页。3.该到而未到:缺勤。缺课。缺席。4.旧时指官职的空额,也泛指一般职务的空额:出缺。肥缺。补一个缺。

斨:古代的一种斧子。

成语评论

你有没有遇到过那种必须豁出去的瞬间?比如考试前夜发现复习资料不全,或是创业初期资金链即将断裂。这时候很多人会想到“破斧缺斨”这个成语——原意是说斧头破损、斨柄残缺,现在用来比喻为达成目标不计代价的决心。

举个接地气的例子:外卖小哥李师傅暴雨天接了个急单,电动车却在半路爆胎。他拎着餐箱在积水中步行两公里,准时把热乎的饭菜送到顾客手里。这就像现代版的“破斧缺斨”,交通工具坏了就用双腿,容器淋湿了就拿外套裹着,核心目标从未动摇。

有人可能会问:这和“孤注一掷”有什么区别?关键在于行动背后的思考深度。去年某科技公司研发新产品时,团队不仅停掉了其他项目(破斧),还主动砍掉20%的研发预算来优化方案(缺斨)。这种主动做减法的智慧,让他们的新产品最终在竞品中脱颖而出。

我观察到一个有趣现象:老一辈人更多将“破斧缺斨”视为生存智慧,而年轻人则把它转化为创新动力。就像大学生创业时,有人会卖掉游戏账号筹集启动资金,这种“自断后路”的做法,本质上是用资源置换的方式创造新可能。

不过要注意的是,这种精神就像辣椒——适量提味,过量伤身。去年有家网红餐厅为追求“原生态”,故意使用不稳定供电来制造氛围,结果频繁跳闸反而影响运营。这提醒我们:砍掉斧柄前,得先确认树林里有足够的木材能做新工具。

当我们面对重要选择时,或许可以这样思考:眼前的“斧头”是否真的需要彻底破坏?残缺的“斨柄”有没有改造空间?就像修补匠人对待老物件,有时候巧妙修复比完全舍弃更能创造价值。关键在于保持目标的清晰度,让所有取舍都服务于核心方向。

"破斧缺斨"的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