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拼音:shén jīng guò mǐn
成语解释:①症状名。神经系统的感觉机能异常锐敏,神经衰弱患者大都有这种症状。②泛指多疑,好大惊小怪。
成语出处:鲁迅《集外集·关于》:“倘仅有彼此神似之处,我以为那是因为同一厚书的译本,并不足异的,正不必如此神经过敏,只因‘疑心’而竟想入非非。”
是否常用:常用成语
成语词性: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繁体字形:神經過敏
英文翻译:neuroticism
神:1.宗教指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统治者,迷信的人指神仙或能力、德行高超的人物死后的精灵:神位。财神。无神论。多神教。2.神话中的人物,有超人的能力:料事如神。用兵如神。3.特别高超或出奇,令人惊异的;神妙:神速。神效。这事真是越说越神了。4.精神;精力:凝神。费神。聚精会神。双目炯炯有神。5.神气:神色。神情。瞧他那个神儿,准是有什么心事。6.聪明;机灵:瞧!这孩子真神。7.姓。
经:[jīng]1.(旧读jìng)织物上纵的方向的纱或线(跟“纬”相对):经纱。经线。2.中医指人体内气血运行通路的主干:经脉。经络。3.经度:东经。西经。4.经营;治理:经商。整军经武。5.上吊:自经。6.历久不变的;正常:经常。不经之谈。7.经典:本草经。佛经。念经。十三经。8.月经:行经。经血不调。9.姓。10.经过:经年累月。几经周折。这件事是经我手办的。经他一说,我才知道。11.禁(jīn)受:经不起。经得起考验。[jìng]织布之前,把纺好的纱或线密密地绷起来,来回梳整,使成为经纱或经线:经纱。
过:[guò]1.从一个地点或时间移到另一个地点或时间;经过某个空间或时间:过来。过去。过河。过桥。过年。过节。日子越来越好过了。2.从甲方转移到乙方:过户。过账。3.使经过(某种处理):过罗。过筛子。过滤。过淋。过磅。过秤。过油肉。过过数儿。4.用眼看或用脑子回忆:过目。把昨天的事在脑子里过了一遍。5.超过(某个范围和限度):过分。过期。过犹不及。树长得过了房。6.分子结构中有过氧基(—O—O—)结构的:过硫酸根(SO5-)。过氧化氢(H2O2)。7.探望;拜访:过访。8.去世:老太太过了好几天了。9.过失(跟“功”相对):过错。记过。勇于改过。10.传染:这个病过人。11.用在动词后,表示经过:走过广场。把他送过了桥。12.用在动词后,表示掉转方向:翻过一页。他回过头看了看。13.用在动词后,表示超过或胜过:我比不过你。一匹马比得过两头驴。[guo]1.用在动词后,表示完毕:吃过饭再走。杏花和碧桃都已经开过了。2.用在动词后,表示某种行为或变化曾经发生,但并未继续到现在:他去年来过北京。我们吃过亏,上过当,有了经验了。[guō]姓。
敏:1.疾速;敏捷:敏感。灵敏。2.聪明;机警:聪敏。机敏。3.姓。
“神经过敏”这个词,听起来像在说一个人“想太多”,但它到底能用什么成语来具体描述呢?举个例子,生活中有人总担心手机没电,明明电量还剩70%,却反复翻包找充电器。这种行为用成语形容,是不是有点像“杯弓蛇影”?
你可能想问:“杯弓蛇影和神经过敏有什么关系?”其实这个成语讲的是古人误把墙上的弓影当成蛇,吓得生了病。说白了,就是自己吓自己——明明没有危险,却因为过度紧张而陷入焦虑。这种心态和现代人总担心“错过消息”“被人评价”的状态异曲同工。
再举个更有画面感的例子:“草木皆兵”。东晋时期,前秦将领把山上的草木都当成敌军,吓得落荒而逃。放到现在,有人开会时同事小声讨论,就怀疑是在议论自己,这种“脑补大戏”不正是现代版草木皆兵吗?
有人可能会困惑:“这种敏感是缺点吗?”我倒觉得未必。适度的敏感能帮我们规避风险,比如提前检查工作文件中的漏洞。但若演变成“惊弓之鸟”——比如听到领导咳嗽一声就担心被辞退,反而会消耗精力。关键在于分辨“真实威胁”和“想象危机”。
举个例子,朋友小张总担心外卖被偷,每次下楼取餐都小跑着去。用成语“风声鹤唳”形容他最合适不过:听到风声鹤叫都以为是追兵。后来他试着把外卖备注名改成“保安室王师傅”,反而再没丢过餐。你看,调整应对方式,就能把“神经过敏”转化成解决问题的动力。
说到底,成语里的智慧早就告诉我们:心理状态就像弹簧,压得太紧会失去弹性。与其纠结“别人是不是在看我”,不如把注意力放在“我现在能做好什么”。就像古人说的“水来土掩”,与其预设困难,不如踏实准备,毕竟多数担忧的“洪水”,最终只打湿了鞋尖。